讀書筆記-認知顛覆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一直覺得「思維類型」的書很難寫,因為要能夠將大量抽象思考轉換成具體簡單的說明,這件事並不是每位作者都能處理得好。
過去這類書籍,我覺得寫的比較好的主要還是以「歐美翻譯書」為主,這些作家大多數的背景可分成下面幾種:大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相關領域。
不過也有少部份是由宗教哲學背景,或所謂的心智教練、勵志作家…等等,所寫的書。
雖然一般來說,我其實比較前者以科學理論依據的書籍,不過後者類型的書籍,只要作者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表達方式的話,我倒也不排斥。
而這本書我認為剛好介於這兩種之間,本書作者-程驛從背景和介紹來看,他是一名自媒體作家、數據分析師,是一名熱愛研究「個人思維和認知提升」的人。
這本書算是集結他過去在公眾號、簡書上所寫的東西,同時文章引用不少科學理論,都是來自上述提到的歐美作家的科普著作,不過作者擅於用自己的觀點重新包裝解讀這些專業內容,在讀的時候,你會覺得蠻好理解的。
對於懶的看這些原作內容的朋友們,這本書對你的幫忙應該比較大。
除了書中內容外,我認為作者還有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 思維練習方法,作者的方法是在一年內列出100個思考要點,並寫下自己的觀點。
- 從文章轉化成課程,作者的發展方式是先撰寫深度好文,接著再接這些內容轉換成課程,或出版成出籍,這模式現在很常見,是一條實現知識變現的方法之一。
- 清楚自己的影響圈,作者提到他並沒打算改變誰,而是想把這些好的思維方式,用他簡白的文筆,幫忙大家理解起來很容易,他認為讀者也不用改變,只是最終能換個角度看世界,他認為他就成功了。
不過我們讀這些內容的最終目標,還是希望可以透過了解好的思維模式,進而改變自己,並引發行動,讓自己看待人事物有不同的角度,做出更好的決定。
雖然不少人會認為,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是不可能的? 但關於這點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不認同的,我相信人們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改變的,我想繼續探索下去。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三個問題想問:
- 作者認為人和人之間的本質差異在「思維模式」,書中介紹了那些好的思維模式,我們可以學習的?
- 承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方法和練習,可以長期訓練自己辨識出自己目前有那些思維定式是不好的?
- 從「思維模式」的改變,到激發行動,並最終實現目標,這當中的過程有那些困難點?有解決的方法或指南嗎?
本書主題:
- 如何跳出你的思維侷限
- 重塑大腦的認知系統
- 如何高效溝通
- 如何解決工作難題
改變思維模式,要從「負面表列」開始
這標題是我平時習慣的思考方式,我稱為「負面表列」,它來自法律條文上的說明,負面表列指的法律清楚規定禁止的項目,在合約上通常除了「正面表列」明文規定可以做的事以外,通常還要補上負面表列,才能夠完整而不遺漏。
我認為每當我們想要討論,怎樣思維模式才是更好其實很困難,不如先反過思考「什麼才是不好思維模式」,未求勝先求敗是我認為更好的方式。
而這本書談了許多思維侷限的內容,提醒我們要先避免這些常見錯誤。
人生的困境在於「選擇」
作者認為所有困境的本質在於「選擇」,有了選擇人們才會痛苦,因為人們要對面「不確定性」,人們長期以來都希望所有事物都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心想事成」可能是所有人類的終極願望,可惜現實人生往往不是如此。
那「不確定性」會發生的原因在那呢?
書中提到其實來自於「反饋」,如果借用系統思考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受到「滯後效應」的影響,才會產生不確定性,當你所做的選擇沒辦法立即看到結果時,人們就會覺得痛苦。
而反饋又可分成「內部心理」和「外部因素」。
內部心理,指的是你想做一件事,在一開始心理也許是充滿熱情和投入,但時間久了可能動能不足,或遇到瓶頸。
外部因素,受限於該事物本身的「滯後」屬性,例如:對小孩的教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結果。
而內部心理的解決方法,不能光靠意志力,而要改變目標設定,把大「目標」設計為數個「任務」,再將各別任務切成多個「行動」,每次只關注在行動上。
打比方就是,不要一直抬頭望著遠方的山頂而感到壓力,而是不忘欣賞一路以來美麗風景來保持好奇心。
如何降低不確定性
作者認為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可以用一個概念來表示,那就是「確定性-不確定性」的差別。
你其實可以在各個領域都看到,所謂厲害的人,其實就是在比普通人在該領域更具有「確定性」,也許是學識上懂得更深更專業、經驗上累積最多,又或者對規律的掌握程度越高。
因此更遠地來說,想改變「命運」就是把生命中所有遇到的事物和變化,變得更加確定一些,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學會「獨立思考」。
那你一定會問:我要怎樣做到獨立思考,才能夠降低不確定性?
作者給了三個方式,並且用了一個比喻如下:
設定你現在誤入了一個原始部落,部落裡頭的觀念陳舊,而你該怎麼跳脫出來,並且建立起真正的獨立思考:
- 找到樞紐點,也許部落唯一的對外出口就是一座木橋,你就要先通過才行。
- 得到逃生地圖,成為一名「事實主義者」,不能依靠模糊的方向或指引就行動。
- 找到參考坐標,就像逃到河流內,河流中的運動軌跡其實都是相對的,你要做的就是「比較」,在相異的事物上找到共同點,或反過來在相同事物上找到相異點。
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衝量一個人是否成熟,可以從這個人是否清楚自己所能掌握什麼? 以及那些不能掌握?
人類的本能會去尋找各種意義,想要追求理想,但是在追尋的過程中,總會遇到現實不如己意,會發現自己能掌握的事物並不多,不管是創業是否成功、親友的生老病死,甚至是自己的人生遭遇。
當然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放棄努力,選擇隨波逐流,而是要分清楚那些是妄求,要看開,那些是自己的無知和自大,應該要心存敬畏和謙虛。
我們該如何學習知識?
作者在書中用「在混亂的海裡捕魚」來比喻學習知識,可分成下面三個重要觀點:
- 渾濁海水中清道夫
- 用漁網
- 找到自己的大魚
知識扮演的角色就像海中的清道夫浮游生物一樣,可以將海水清淨,而本質上知識就是讓你的人生從混亂走向清晰的基礎。
而要學習知識不能只是點到點地學習,而是要像「漁網」一樣,學會組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首先要讓知識之間做連接,因為知識的數量不重要,聯結才是重要,俗話說「一理通,百理同」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作者建議我們要運用「第一性原理」,在解決任何複雜問題時,要從源頭去分析,最後要善用「比喻」和「視覺化」,它可以幫助你記憶,例如作者在書中常舉一個案例:
若想有效地向他人表達一個觀點,可以用「培根三明治」來比喻,培根是核心觀點,生菜是論據,而兩片麵包則是開頭和結論。
這個比喻我認為適用於各種說話表達或簡報技巧…等等。
如何有效閱讀
作者認為透過閱讀可以幫人們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清晰,若你能善用下面這三種思維方式將有助於提升你的閱讀效益,分別是:
- 框架思維
- 感知思維
- 趨勢思維
框架思維指的是閱讀就像徒步旅行一樣,要有目確目標,並帶著目的地和地圖去出行,在讀的時候可以先從前言、目錄和序文來了解這本打算告訴我們什麼。
而在閱讀的過程,可逆向地去還原出作者寫作這本書的思路,就像建立地圖一樣。
感知思維指的是用眼耳鼻舌身五感去感受、去行動從書中所學到的一切,透過書中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的感知,
趨勢思維指的是能夠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理解,看到未來的趨勢 ,而閱讀正是讓我們對人類的過去和現況,進一步去思考去推估未來的任何可能性。
人生策略該從何思考?
作者在書中提到,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每個物種都會依照自己所處的環境來選擇最佳的生存策略,常見生存策略可分成K策略和R策略這兩種,它是由生物學家所提出的進化概念。
K策略,重質不重量,一次只生一胎,並且每一個都是高質量、壽命長的物種,例如人類、大象、獅子。
R策略,則反過來是重量不重質,一次繁殖一堆,例如魚類、螞蟻、蚊子。
這兩個策略並沒有誰好誰壞,一切都看你的生態環境所決定。把這概念挪用來比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所處的環境是資訊和變動較快的社會或產業,自然要逼迫自己也加速進化。
而進化的方向,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思考下面五個層次:
- 最外層是「外部連結」,指的是人際關係和人脈的聯連。
- 角色層,指的是你在所屬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演什麼就要像什麼。
- 資源層,指的各種有形無法的資源,包含產業知識、業界關係、可運用的資金、認知與經驗…等等。
- 底層能力,指的是為了有效完成工作所會的基礎技能,包含寫作表達、演說、管理、打造產品、行銷…等等。
- 最內層則是「職業策略」,重點在能夠在不斷嘗試中,動態地看見自己在所屬的生態圈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總結:
這本書跟許多集結網路文章或專欄的書籍一樣 ,在內容結構上還是比較零亂, 而且部份案例還會重複出現不同文章裡 ,因此閱讀時有點難抓出作者有什麼主要核心的觀點。
不過讀這類書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隨意翻看任何一篇你有興趣的文章來閱讀就好,或是更進一步去找作者引用的原作來讀。
最後,本書內容還是觀點多於實作技巧,並不是一本可以看完就能讓你有所行動的書,但這類型的書都有這種狀況,到也不是什麼缺點,但在觀點的啟發上,可能對不熟悉這類內容的朋友,我認為這本書還是很有幫助的,有興趣還是可以找來看看。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