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嚮往美感的讀書會: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 (上)

讀書筆記-嚮往美感的讀書會: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 (上)

嚮往美感的讀書會: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
嚮往美感的讀書會: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從2007年12月開始和朋友共組了一個讀書會開始,至今已舉辦或參與讀書會活動接近十年左右,另外除了自己所舉辦的讀書會以外,也參加過不少朋友或其他單位辦的讀書會,特别是在HPX讀書會裡與不少書友了共讀了許多好書,在這過程我覺得自己透過閱讀及討論中,獲得智識的成長之外,也在活動裡認識了不少好朋友,讀書會活動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我也希望未來往後的日子可以一直能夠「以書會友」。

這本書提供如何經營讀書會的99則心法,我先前仔細找過國內所有關於如何組織讀書會的書籍,才發現其實這主題的書籍並不多,一方面在台灣人的閱讀風氣其實並不高(各種統計數字都有,但但幾乎一年很少超過十本以上),同時大家對於「讀書會到底在幹嘛?」 這件事其實還是有很多疑問,因此我打算透過閱讀這類型的書籍,結合自己的經驗,並整理重點和方法來跟大家分享各種讀書會的經營方式,讓更多想辦讀書會的書友們有可以參考和學習。

作者介紹:

方隆彰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曾任職於快樂兒童中心、洪建全基金會等機構從事社會工作與人文教育推廣;目前擔任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督導,並於臺北大學、輔仁大學社工系兼課,開授「職場社工」與「會談技巧」課程。 與讀書會的緣分源自1990年5月自組讀書會及1994年開授「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迄今,除持續參與讀書會外,培訓授課遍及臺灣各縣市及馬來西亞、香港等地。

本書核心觀點:

作者將讀書會定義為:「一群人對一項客觀才料加以解讀、討論與分享的學習性組織。」同時以「客觀材料的解讀」與「觀點討論、經驗分享」這兩點為讀書會的重點。如果只有後者易流於閒聊八卦,若只有前者也可能變成演講會或上課式的單向傳播,只有兩者兼具互相交流,才能顯現出讀書會美好。

過去很多朋友在問為何要參加讀書會,書不是自己讀就好嗎? 其實這些朋友誤解了,他們搞錯讀書會的目的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讀書,而是「討論」,重點在於相互交流與分享之間所激發出來的啟發,若不明白這件事的人是無法體會讀書會的美好。

這本書我特別想知道的事
身為一個讀書會的舉辦人,身邊也有不少同樣身為主辦人的朋友們,大家都很關心如何組織讀書會並有效運作,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多,但舉辦讀書會的方方面面都有提到,我打算分成兩篇文章來解讀這本書給我們的建議,這篇「上篇」的文章內容,將先針對讀書會運作流程的方法做整理。

write

該如何做活動記錄或討論心得筆記?
很多人來參加活動後總會希望有活動後的討論筆記,而記筆記的人可以是每個人,或指定幾位成員來進行,不過通常記錄的人會感到一些壓力,我也曾在活動中邀請過參與的朋友幫忙記錄,對方在活動前也私訊來詢問該怎麼辦?其實每個人都會如此,作者建議了一個好辦法:在每次讀書會結束前,請每個成員花五分鐘總結今日所讀、所談的快速回顧,接著整理好這些感受和學習,再用五到十分鐘將這些內容寫下來,這樣的方式會讓你體驗到自己其實有不少結論可以寫,也寫的出來,等到這樣的習慣養成之後,之後想寫更長篇的心得或論述也可以做的到喔。

我目前嘗試的方法是是公開徵求一到三位成員當「筆記手」,活動當日為確保自己的討論品質,建議筆記手只記關鍵字,之後回家再整理,並且利用Dropbox Papper這類線上共筆的工具來記錄筆記,同時開放給所有成員做補充,之後的筆記可以分享。 案例:Read For Action (38) 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 (筆記連結)

要怎麼選書? 選書的互動方法
選書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是在每次活動結束前請大家帶一到三本自己想推薦的書籍來,現場讓大家投票,或是由主辦人選書,一樣請大家投票,而投票的「選票數』可以是一到三張,讓大家可以挑選自己想閱讀的書,最後再依得票數最高的書籍,選為下次大家要討論的材料。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幾種可能:

  • 集體制,由所有成員各自推介書目後,簡單說明書本的大意及推薦原因,盃採「多數決」來決定選一本或數本書的共讀順序。
  • 精英制,可以成立一個選書小組,由這群人幫忙決定或推介好書,再由大家票選決定。
  • 指定制,若讀書會的成立目的明確時,要閱讀什麼書可能是由某個人或某組織所決定,例如:是某公司、某宗教團體或某個體所成立的讀書會,這時的選書就會依照成立目的來直接挑選。
  • 輪流制,這方法可以讓每個人員都有參與與推介的機會,每次都由不同成員一到二位來決定書目,可以出個一到三本讓大家選擇。

最後選書時要特別留意,避免「為了團體和諧而壓抑、忽略少數聲音或需求」的「團體迷思」現象發生,要讓人人都有表達機會,感受到在團體裡的安全和自在感。

另外選書也是一種活動,要考量到每位成員的程度、閱讀能力、經驗、興趣及時間的可行性,避免造成大家壓力太大不想參與而產生疏離,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最後考量到有些人不想讀選中的書,因此想暫時請假不出席下次活動也沒關係,畢竟無法事事都完美,這也是一個學習接納個人不同的意見的機會

而我的方法則是透過臉書社團的投票工具,開放給團員自由選書及投票,若沒有推薦的話,則會由我主題提出一到三本書給成員們投票,當票數超過一個數量時才會開立活動,避免只有一兩個人參與而無法討論書籍內容。案例:03/02 R4A讀書會的投票 (需先加入臉書社團)

閱讀速度及活動頻率
其實速度和頻率都不是問題,重點在於「你想得到什麼?」因為讀書會不是在學校上課要考試,也沒有趕進度的壓力,它是可以有進度但不能為了進度和囫圇吞棗,要依照成員的狀況來做調整。因為要先清楚閱讀的目的後,再考量成員的閱讀能量。

它可以是一個月讀完一本書,或一本書分四次,每雙周討論一次,也可以「慢讀+工作坊(workshop)」的形式來討論,所需的時間和頻率也會愈高,這些都要看成員們的狀況來決定,重點在於來參與的朋友們能吸收到什麼,來參與討論前是否都準備好了,若只是「看完」書,沒有吸收整理、沒有產生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到了現場討論時也很難有深入的討論。

像我目前的R4A讀書會是以「分組、分章節後,並在現場共讀一本書的方式」來進行,好處是入門門檻低,不用先讀完書,同時來參與前的準備比較少,但缺點是選書的範圍有限 (字數和知識密度不能太高),同時每次主題不同,來參加的成員也沒有固定,因此出席率也會受選書所影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社團連結

質量兼顧與彈性
上面談到讀書會的討論量與頻率,因為每次、每本書及每個成員的狀況都不同,所以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有彈性,並在一個大的規則下做一些小調整。

例如:這次選讀的書內容比較豐富,大家希望花更多時間好好討論,過去可能是一次全讀完再來討論,也許改成每雙週一次,總共分四次討論,而每次兩三個章節來好好細讀及討論。或者有些書曾經討論過但覺得討論的不過癮,可以另外再安排重讀的機會。

突破讀書會的討論瓶頸
作者提到在讀書會上常會見的幾種狀況:

「每個人都只發表完自己的心得,卻很少討論當場聊到的話題。」

「成員發表意見時,常會走題開始閒聊起其他話題去,最後扯太遠拉不回來。」

「一本書有時討論不完,導讀者為了活動內容的完整不得不中斷一些有趣的話題繼續討論下去。」

這些我過去也曾遇到,目前也沒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式,好在作者經驗豐富,在書中建議了幾個參考原則,可以突破這些瓶頸:

  • 減經閱讀的份量,如果減經每次討論的份量時,大家在活動前也會有較多的準備時間,可以好好消化完所讀的東西,並且做出比較好的導讀及準備。
  • 注動互動與交流,讀書會不是在發表心得或演講,重點在於成員們的交流與互動,透過彼此的觀點破撞激發出更多收獲,所以要培養耐心尊重他人的表達時間,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
  • 以閱讀材料為核心,成員要先有個共識,要以閱讀的材料為對話的主軸來進行討論,不要走題閒聊起自己的經驗或個人故事,重點仍放在該本書上的內容。

people-having-good-time-in-restaurant

有效成員責任大
一個讀書會組織要能持續長久,一定要有基本的規則及核心成員,大家要有共同意識和責任希望這個讀書會能夠一直經營下去,同時彼此都能夠從中獲益。所以作者建議我們讀書會的成員們,應該要有一些基本的責任如下:

  • 主動出席的責任
  • 有備參與的責任
  • 積極回應的責任

因為讀書會是自願團體,所以既然決定參加,除了要準時出席之外,若因故不克參加也要主動聯絡主辦人,這樣「有所交待」的行為才是負責的基本表現。

另外讀書會的共讀精神在於「集思廣益」,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供獻和事前準備就變得很重要,你不只是「讀完」當次討論的內容,還要消化、思索並提出當天值得討論的內容或問題,唯有積極參與你才能夠獲得更多。

最後活動進行中除了主辦人要扮演好引導、討論及提出問題的角色之外,成員們也可以主動留意活動的討論過程是否離題、或沉默過久,這些除了主辦人要主動引導之外,團員們其實也是來共同學習的,應該是人人都有責任讓過程順利,讓大家更有收獲。

就我過去的經驗,主要身為「引導者」為主,所以活動進行中,若討論過於沉默時我會提出新的問題,或覺得某個話題離題了也會提醒大家要拉回來,目前仍在思考如何讓非固定成員的讀書會運作,也能夠像固定成員那樣有默契及投入,更提升討論的品質。

本書金句:

p.15 讀書會是最有彈性、最方便、經濟的自主學習團體,不受時、地、物的限制,人人皆可參與。

本書重點複習:

  1. 共讀的最大優勢是有機會接納「異見
  2. 讀書的樂趣在深度解讀後的豁然開朗
  3. 善用提問是帶領讀書會討論的有效策略
  4. 有焦點的表達」是有效討論的必備要素
  5. 平等」、「開放」、「互動」與「接受」來參與親子共讀
  6. 選書的過程也是讀書會學習的一部份
  7. 有效導讀要達到讓成員「」的基本目標
  8. 人生是一段「做中學」的旅程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我想回覆文章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