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貝佐斯學創業:我在Amazon 12年學到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創業課
跟貝佐斯學創業:我在Amazon 12年學到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創業課

為什麼想讀這一本書?

我先前曾讀過《1小時做完1天工作,亞馬遜怎麼辦到的?》對這本書裡頭有關Amazon公司內容是如何透過優化各種工作流程來提升營運效率,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說:在設定目標和執行確認成果時,都會透過數據化的方式來衡量與討論,另外亞馬遜著名的禁用PPT開會,而是用6頁備忘錄的會議討論形式,以及貝佐斯過去在開會時,會要求會議室內一定會留著一個空位給「消費者」代表著提醒和重視消費者的文化。

這些故事其實不僅在書籍中可以看到,過去也散見在各種商業報導裡,不過我很好奇這些故事在背後的真實情況,真的如這些文章所講那麼好嗎?還是只是表面上而已?

因為看到這本由亞馬遜前資深員工所寫的書籍時,就引起了我的好奇。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三個問題想問

  1. 亞馬遜公司的歷史進程與亞馬遜人獨有的企業文化為何?
  2. 我們可以從作者在亞馬遜時期所累積的工作經歷學到什麼?作者為何決定離開的原因?以及後來發展的如何?
  3. 作者談了不少自己英文很差的故事,最後他是怎麼克服的?
本書核心觀點

本書編排和書眼

這本書共有八大章,基本上每個章節的故事是有依照時間線走,以作者進入亞馬遜開始工作,中間所經歷的不同部門和轉換不同的職位,由於時間長達12年之久,從中讀者也可以看到一些亞馬遜公司自身的變化,以及各時期所開發的產品過程的起起伏伏,因此我會建議你可以依照章節順序去閱讀。

本書的書眼在第24頁,作者提到了他每一章節的主題內容,包含了像是亞馬遜的企業文化、他親眼所見的公司成長歷程、他個人所學到的工作祕訣,以及最後他是如何走向創業過程。若你跟我一樣試著跟著章節去讀這本書的話,會覺得整個過程就像一場旅途一樣,作者帶著我們一起看到他所見到風景,以及他內心的獨白。

本書核心觀點

作者自述說他從20多歲開始就萌生了想創業的念頭,但因緣際會地加入了亞馬遜這間公司,成為第一位韓國人員工,並且在裡頭工作了快12年左右,過程中有甘、有苦、有迷惘,也有勇氣與決心。

他提到自己就在一名「學徒」一樣,在亞馬遜這位師父身上學到的許多的寶貴的經驗,最後也讓他重新找回到初心,勇敢地離開去創業並獲得成功。

同時作者也書中總結出幾點,他認為在亞馬遜工作的期間所學到最寶貴的經驗,如下:

  • 堅持原則,原則訂下來不是只是參考用的,而是要堅守並執行
  • 大方共享、不分彼此,才能讓組織更加壯大
  • 做好計劃並確實實踐,就不會迷失方向
  • 有效並快速的完成該做的事情

我想這些也是我們最想效仿亞馬遜的成功方程式,也是亞馬遜能夠持續擴張的原因。

下面內容,我一一為大家將整理幾個我從這本書上讀到的重點心得:

作者經歷

一、作者本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亞馬遜的經歷

在經過12年亞馬遜公司的職涯工作之後,作者在回顧這段經曆時,時常提到他曾多次覺得在裡頭公司工作非常辛苦,並充滿各種壓力 (特別是英文不好這件事,他在書中講了快十次以上)。

後來他有天想通了,開始把自己當作一名「學徒」來思考,而這間公司只是他未來目標的一個過程,可以說是一間讓他學習各種技藝和經驗的學校,當他開始用這樣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工作時,他反而發現許多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他不再感到痛苦,而把這一切當作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這種心態上的轉移,對作者有很大的影響,同時我也認同身為職場人士的我們也可以學習他這樣的轉念方式。

例如說:

在某一年,作者當時的主管曾問他說:「你未來5年的計畫為何?」 (亞馬遜每年在制定目標時,主管都會和員工討論這部份)

並問他:「你打算做什麼? 」

作者他就很直白說他要離開公司自己創業,因此想在離開前盡量到不同的部門工作來累積經驗。

很幸運地是亞馬遜的公司文化並不排斥這樣的員工,甚至有許多員工在離職出走去創業多年後,仍會跟公司保持一定程度的聯絡,甚至又再次被聘請回來公司工作,還有人多次離開又回來。

像這樣開放人才的加入和自由的選擇,並將員工視為專業工作者,和共同為完成目標的合作伙伴,並積極地鼓勵員工追求目標的企業文化下,確實也讓亞馬遜成為一間很特別的公司。

二、什麼是Day1原則?

亞馬遜有一個知名的「Day1原則」(或者說是精神),指的要永遠活在網絡時代的第一天。

這來自於貝佐斯於2003年在TED上的知名演講所提到,他談到了美國過去的淘金史、公共電力系統以及家電應用的發展史,用來對比(當年剛經歷過網路泡沫)他對於網際網路應用未來的看法。

貝佐斯始終相信人類還只是處於網路時代的第一天,還有很長的發展還沒開始,就像第一批的家電產品剛被開發出來的那樣,並且他也不斷向員工傳達這個Day1的信念。

我想用一句中國互聯網常用的比喻「長線思維」來形容,我覺得更為貼切。

「長線思維」是要我們能夠用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待自己所處的行業發展,以及公司目前所站的位置,在看清楚方向和未來目標之後,一步一步踏實地去走,在面對短期的困境和未知的變化時,仍要不斷堅守自身的目標。

這點思維模式的強大之處,亞馬遜用行動證明給我們看了,有網友曾提到可以從閱讀過去這20年來貝索斯致股東的信中可以看的出來。

關於更多這本書的內容

三、英文不好怎麼辦?

作者提到他是亞馬遜工作最久的韓國人,同時工作年資也位居全公司的前2%,你會以為他在亞馬遜裡頭工作應該就像如魚得水般自在,但其實完全相反。

全書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亞馬遜的發展史和企業管理文化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作者的「英文能力」,他至少講了快十次以上自己因為英文不好而吃盡苦頭的故事,講到我開始很懷疑真的有那麼差嗎? (笑)

他提到不管是要準備上台報告的「6頁備忘錄」、面試及輔導新進員工,或時平時要和上管和其他部門同事間的互動時,他都會因為英文不好而充滿壓力。

不過這個困境也讓他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溝通方法:「圖畫和數字」

雖然他每次在和同事溝通時聽到一些聽不懂的英文俚語或比喻時,自己會事後主動上網查詢,當搜尋不到的時候,還會私下詢問同事,不過在問了幾次之後,他也會因為不好意思而不敢再去問。

備註:如果你也有「不好意思向別人提問」的問題,我過去寫過一篇名為「如何承認「我不知道」及好奇心切換模式文章,推薦你可以閱讀看看。

因此,作者後來發展出用「圖解」的方式來跟同事溝通,而不是把英文學的更好,這一部份也是因為其實亞馬遜的系統非常複雜,想用幾句英文就能說明清楚其實是很困難的,同時對方事後也容易忘記。

因此作者會在溝通前先花一些時間參考相關的文件,一邊拿出一張A4紙張在上頭「畫」出他所理解的內容,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厲害畫功,只要用一些簡單的圖形和箭頭來組成,說明內容之間的關係。

如果是遇到不懂的部份,就可以畫空格或用問號來標示,這時拿去問別人的時候就可以把空格填滿,這樣做好處是能讓彼此的問答變的超有效率。

甚至還有一些同事會請他來幫忙「圖解」輔助大家來溝通,他也在公司內分享了自己的圖解技巧,傳授給更多同事,最終有一天在內部考核評價時,就有不少工作伙伴在「同事評價」中,將「溝通」選為他的優點,讓作者覺得自己被肯定。

除了圖解之外,作者也發現如何將數字「視覺化」也可以加快公司內部傳遞資訊,甚至可以進一步有效地找到問題的癥結點。

這一段作者舉了一個他的實際案例:

在他轉調成為經營分析師工作期間曾經遇到一個狀況,有天早上進來上班時,發現部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轉換率」(conversion rate) 突然在一天內狂跌,整個部門都亮起了紅燈。

這時作者先用了他學會的「實時的數據視覺化與分析工具」(Tableau)來進行分析,接著再用「矩形式樹狀結溝繪圖法」(Treemap),一下子就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其實就是有大量的訪客,透過網站的首頁和廣告連結,進入到了「已售罊」的商品頁,才會造成轉換率下跌。

最後作者很快速地透過視覺化的工具找出原因之後,協助公司解決這個問題,也獲得上司的獎勵。

關於圖解技巧或數據視覺化的方法這部份,我曾讀過下面這兩本書,也推薦給大家.

四、貝佐斯的「後悔最小化框架」

前面提到作者年輕時期就想創業,後來加入亞馬遜學到一身功夫後,就下山自行創業去了,這過程看似順理成章,但其實在過程中作者可是不斷處於懷疑與煎熬當中。

一方面在亞馬遜工作久了,作者開始會覺得自己似乎沒有一直進步,特別每次看到有更優秀的同事加入進公司時會產生一種自卑感 (很難得他願意講出來),雖然嘗試過轉調到不同部門看看,剛開始都還會有一些熱情和新鮮感,但日子久了最後還是會心生警訊,覺得自己這樣下去不行。

不過讓他後來想通了,並且做出決定要離開公司去創業,而這個想通的契機是因為他有次看到貝佐斯在2010年回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為畢業生致詞時的演講影片,裡頭所提到的「後悔最小化框架」的概念。

貝佐斯在畢業致詞演講中提到了自己也曾在面對人生十字路口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做出抉擇,當時的他決定要離開人人稱羨的華爾街工作,並獨自去創業時,其實也是陷入一陣煩惱當中。

不過貝佐斯後來想通了,他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我曾想像六十歲的自己,想像自己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回顧自己的一生。而這個後悔最小化框架的目的,就是把後悔最小化,讓我能在將來回首人生的時候不感到懊悔。當初我就是因為相信網路即將打開新時代,而不顧一切地去挑戰,即使可能面臨失敗,但我知道自己不會後悔。因為我知道如何現在不去嘗試,將來一定會活在後悔的深淵。」

這一段話有趣的地方是作者提到他其實只在影片上看過,但在亞馬遜工作這一段時間,其實從沒聽到老板提到這個概念,公司裡其實有各種標語海報,都要大家認真去工作 (不會叫你要追求什麼自我內心的聲音並離職去創業,笑)。

不過作者自己重新思考過他到底想要過怎樣人生之後,反而「後悔最小化」這個概念鼓舞了他,讓他知道他不能一直只滿足在亞馬遜這間公司裡當一個小棋子,而是要成為自己人生的棋手,要擁有真正的決策權。

因此當他知道自己已做好十足的準備之後,最終決定離開亞馬遜,成立自己的公司。

小結:

這本書一開始我讀到一半的時候有點讀不下去,特別是每次讀到作者自身煩惱的獨白,和遇到困境時的murmur,這些內容讓我有點煩躁,可能是因為內容太真實的原因,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和回想自己過去的經驗。

不過我後來放寬心地隨意跳著讀,並試著倒著讀回來的時候,反而覺得看到不少很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這些精華內容,我發現其實在左側書封內頁裡,已有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我把它列在下面讓大家看看,建議你可以先讀完這七大成功原則之後再回頭看書,相信你會找到對你有啟發的地方。

亞馬遜教我的7個職場&生活的成功原則:

  • 執著於「創造價值」而非創造成功;執著於事物的「本質」而非表面。
  • 把時間變成自己的,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 想創新,得先營造允許失敗的環境。
  • 若非一出手就定生死,請立刻決定並付諸行動。
  • 成長並非偶然,而是良性循環帶來的結果。
  • 別只知道去做「別人要我做的事」,要懂得找到「非我不可的事」。
  • 透過時代的創新帶來的持續簡化與自動化,能賦予人們(去實現更重要價值的)自由。
最後修改日期: 2019-12-02

作者

留言

我想回覆文章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