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系列文章,我想把自己從2016年開始投入「線上課程」行業至今的相關經驗全都記錄下來,內容會盡可能完整地把我的思考,以及具體實作方法步驟全都寫出來,希望分享給想投入這一塊的朋友們,也歡迎讀者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或來信與我交流。
一、文章內容的適用邊界
這系列的內容主要都是以「成人教育」為主,成人教育指的是替成年人提供的終身學習和繼續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機會。目標是在滿足成年人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在工作、職業、興趣愛好或個人發展方面獲得新知識、技能和經驗。一般來說成人教育有許多常見的形式,包括:課堂教育(ex. 學校開的EMBA)、線上教育、公司提供的教育訓練、各種研討會、獨立學習(個人學習) 等。
因此這系列的文章所談到的範圍和案例,不包含學校的MOOC,或者幼教及K12教育的內容,不過有些概念是相通的,所以如果是你其他領域以外的讀者仍是可以閱講參考。
我的個人經歷和侷限:
下面簡單說明我的個人經歷,讓讀者們比較好想像寫出來的文章內容,是否具有可參考的價值或實用性。
- 我的個人履歷,想找我合作歡迎來信給我。
- 我個人在2015~2018年和朋友創業,有經營線上課平台 (合計約40堂課程)、開發老師(國內為主,國外與Udemy合作)、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含講座)規劃與行銷的相關經驗。
- 關掉公司後,2020~2022年又回到公司體制(P綜合型平台)擔任BD和行銷企劃的工作,經手約20多堂課程,破百萬的課程超過半數。(這成績不全算是個人能力,主要還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我主要負責還在早期的開發、初期的課程企劃及專案的管理)。
- 2018年至今,持續個人接案,擔任線上課程的行銷顧問與企劃,主要工作集中在課程早期的市場驗證與行銷規劃。
我自評自己的強項還是在開課前期階段的市場驗證 (測試這堂課有沒有預期的市場潛力),這部份主要受惠於自己有「群眾募資」行銷顧問的相關經驗,這幾年一直在投入市場需求分析與研究、專案定位,以及課程行銷企劃。而我比較弱的項目與能力則是在廣告投放、課程拍攝後製相關的部份,這部份過去有專職同仁負責,或者找外包合作。
同時我認為前期的工作反而更為重點,如果搞不清楚一堂課到底賣不賣的動,就要投入大筆資金的話,往往會賠錢失敗告終。
二、這裡談的「線上課程」是指什麼
這裡想先下一個定義來說明我之後文章所談到的線上課程指的是什麼,主要範圍限定在以「體制外教育」為主,針對線上學習環境所設計的「教與學」。
有下面幾個特點:
- 形式多元:圖文、影音、動畫、直播互動…等等。
- 主題多元:設計、人文、藝術、音樂、財經、語言、程式、軟體工具、生活品味…等等。
- 觀看工具:手機、電腦。
如果比較難理解的話,也可以反過來思考,我認為什麼不是(或市場逐漸淘汰)「線上課程」:
- 不是實體側錄影片,而是特別為了「線上學習」這個形式所特別設計的課程內容。
- 不是”娛樂”,而是帶有明確目的,不管是培養興趣,或者想要獲得技能…等等。
三、2022~2023年台灣線上課程市場概況與分析
如果你想投身線上課程之前,可能需要了解一下目前的市場現況,下面我提供一些觀察和資料給你參考。
(1) 市場現況
根據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做的《111 年臺灣智慧學習產業產值調查報告》中,2022年「數位化學習」產值為新臺幣510.6億元,YoY 一口氣成長 51.4%。
垂直細分市場比例:
- 我們文章主要談範圍是以「技能培訓 ( 13%)」這個分類為主。
- 從上圖可以看到「數位內容」的產值,包含了幼教、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
- 這領域的產品類型也包含:電子書、MOOCs課程、教學影片、AR/VR遊戲或影片、線上直播教學、線上家教服務等。
這個領域市場現況,也可以參考平台每年出版的白皮書,例如:
(2) 線上課程平台介紹
這裡我只選擇檯面上比較知名、主題多元,同時以C2C為主的平台來分享,其實還有更多垂直主題的平台我沒有介紹到,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看看。
這幾年的發展態勢,可能以hahow與PressPlay兩家平台形成兩強對峙,Yotta近年因為一些狀況(連結),感覺這幾年沒落很多。
另外我上面沒有SAT.KNOWLEDGE放上去,主要不是它的營收比這些平台差,而是它比較不像是C2C的平台,更像是B2C平台。
線上課程平台的類型依「主題」區分:
可以分成:
- 綜合型平台,多元化的內容,包含垂直型平台所有的主題。例如:hahow、Pressplay、Yotta。
- 垂直型平台,包含:投資理財、語言、程式/軟體、音樂、健身、親子教養、設計、咖啡、烘焙、料理、手作等等。例如:語言為主的地方WordUp、VClass。
- 註:在疫情期間像是烘焙、料理及健身相關的主題有吃到一波宅經濟的紅利,出現不少百萬到千萬等級的課程,同時也出現不少新的平台、App服務,不過在疫情過後今年開始下滑不少。
線上課程類型依「內容形式」區分
包含下面這些常見的形式:
- 影音/錄播
- 直播
- 純音頻/聲音形式
- 電子書/圖文
不過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仍是影音/錄播的課程為主,同時純音頻/聲音的課程,就我的觀察過去幾家公司的發展和嘗試後,似乎還是無法形式規模,有些平台到這幾年也無法生存下來,或者在苦苦支撐。
註:音頻課程主要是對岸先發展出來,不過目前中國的「知識付費」的市場的成長力道,這幾年也開始在下滑(連結1、連結2)
近年來幾個千萬級~億級銷售以上的課程:
- 星盤解讀•感情合盤•運勢決策|白瑜的全方位占星學
- 從「流量經營」到「熱銷熱賣」|愛莉莎莎的自媒體銷售學
- 超級數字力|一生受用的財務思維課
- 掌握口語表達與舞台魅力|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 跟 YouTuber 莫彩曦學美國道地的說話習慣
- 超實用買房秘技 35線上賞屋 X Joeman
當然不只這些案子,在各平台上還有更多許多千萬型的專案,其中SAT在連續多年都有亮眼成績的課程,可以說已經嘗握製作爆款課程的方法論。
(3) 市場觀察與機會點
這幾年我認為平台競爭態勢有下面這些變化。首先,由於「課程類產品」獨特屬性,這個賽道的最終格局,可能會以「寡佔+小山頭林立」的勢態,目前已經看的出來了。
- 註:線上教育平台難以規模化的困境與思考
- 「課程類產品」獨特屬性是指:
- 消費者購買課程不像購買一般的商品,課程是需要花錢、花精力和花時間,才能獲得你所需要的知識或是解決你想要解決的問題。
- 同時同一主題的課程,人們不一定會購買好幾堂課。(你可能會買Python基礎課再加一堂爬虫課,但你可能不會連續買十堂Python基礎課程)
- 在生產製造方面,課程類產品無不像一般產品可能直接放大產量,它的產製期長,同時一位老師往往無法連開許多堂課程,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專業和知識永遠是有極限的。(所以平台之間一定會搶老師)
- 課程類產品不是賣出去之後,就與消費者結束關係,後續還有課程營運、作業批考、考試、發證書…等等的工作,所以它可能不能像「書籍」那樣的規格品,可以同一堂課上架到不同的平台。(事實上仍有人這樣做,但要看是什麼形式的課程內容,另外現在學員也越來越要求課後的營運與服務,逐漸無法滿足”只是買了個影片回家看”。)
同時市場已經出現下面這些情況:
競爭與多元
綜合型平台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各大平台都在搶老師,可能說國內有一些知名度或流量的人都已經被開發完了,大平台都已經開始出海去找老師了(連結),另外前幾年陸續出現一些垂直型小平台,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整體來說這些小平台仍會生存的很辛苦。
替代方案的出現
近幾年陸續出現各種「開課工具」紛紛登場,但我認為這個工具如果只做台灣市場的話,還是會活的很辛苦,最終應該會有不少家工具平台一一衰落。
幾個知名的開課工具:
傳統內容行業的轉型之路
近幾年,過去的一些傳統教育、出版社或相關的內容媒體行業,開始在嘗試的數位轉型,而開立線上課程成為了這些公司的生路之一,不過許多公司在這方面的投入,仍是緩慢在前進。目前已有幾種方向出現:
講師開課的機會點
線上課程的市場成長是否已經到頭了? 這部份一直有人在討論,看好和看壞的朋友都有,有朋友預估整個市場 (以上述的定義下的線上課程) 大概就是20億左右,目前已經到快頂了。不過我覺得市場現況還是比早年的情況好太多了,如果你想開課的話,目前有下面幾個機會點:
- 好老師一位難求
- 一般來說擁有許多名單/粉絲、自媒體、個人品牌聲量越高的老師,平台更願意合作,也更願意提供資源(ex. 製課、行銷)
- 開課工具選擇變多
- 從平台、開課工具,一直到自建平台…等等的工具或選擇都相對完整了。
- 市場消費意願升高
- 雖然一直有人認為許多學員購課都只是因為FOMO的心理,或者只是買來囤課,完課率非常的低,但是每年定期都有不少百萬級和千萬級課程銷售不斷冒出,我認為市場對線上課程這類產品的接受度其實是越來越高。
四、小結
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來談開課方向、工具或平台該怎麼選擇的建議與思考,同時接下來的文章,也會開始進入詳細的課程製作與行銷企劃的內容,讀者們可以期待一下,也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常見問答
Q:「如果想開立線上課程,到底是要選擇平台開課工具,還是自己架站?」
A:
選擇平台的部分,我看過很多文章會提到選擇平台需要考量平台抽成費用、流量、屬性主題、會員數量,或者平台能夠提供哪些資源等等。我認為只要你不是什麼有名的老師(擁有很多名單,或者是媒體流量)或者不是平台主動找你開案的話,那麼你唯一的標準就是:抽成,以及平台支援哪些後台工具可以使用,其他的考量因素都不重要。
因為平台並不會把資源給每一位老師,資源只會投注在頭部,或者腰部的創作者身上,所以你只要把平台當做一個“工具”就好。(這個是曾經身為平台運營者,以及在平台工作過的人的真心建議。)
至於要選擇「開課工具」還是「平台」,最重要的考量除了「費用」跟「後台工具」之外,我覺得還有「學員名單」是不是掌握在自己身上。
多數平台受限於法規,還有他們自身的考量,往往是不能直接提供名單給你(就算這堂課是你開的、學生也是你教的)。如果想要擁有學員名單(數位資產),你也有能力用來推廣,或是有其他的用途的話,那麼開課工具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最後「自己架站」這個選項,我通常不建議,因為架站本身的投入成本(包含長期的維運)和風險(課程還不知道賣不賣的動的前提之下)相對更高一些。除非你已經有固定的客源,同時擁有網站營運和行銷操作的能力的話,再來考慮是否要自己架站。(通常都是一個坑阿!)
12/15 三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