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books

過去我曾寫過不少關於「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文章,也因為常常辦讀書會和分享學習方法,而有不少朋友私下會請教我關於「如何閱讀」的方法。

最近我的好朋友鮪魚推出一堂線上課程: 《將知識提煉成觀點:鮪魚的獨門閱讀心法!》,他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來找我討論,也跟我分享了不少好方法。

從他的開課經驗和學員回饋裡,我發現大家似乎對於「閱讀」和「學習方法」上有許多期待和困難。

因此,我決定寫這篇文章,整理出常見的一些問題,並且透過我的經驗和方法來一一為大家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提升閱讀與學習的成效。

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有那些常見問題吧!

books

一、我發現自己從畢業後,就不想再碰書了,該怎麼辦?

首先,這個問題其實很常見,不只有你才如此,在台灣曾接受過「升學主義」和「填鴨式教育」的人,都有過相似的狀況,這點從每年調查台灣人平均讀多少書(連結),以及試著隨機抽樣問問身邊的朋友們你就會發現。

另外也要先鼓勵你一下,因為你會認為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就表示一來你已經開始意識到這是個問題 (至少對你來說),二來你其實是很在意自己能否透過閱讀來學習成長,光想到這兩點你就已經超越了許多人了。

那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有三個方式:

  1. 先「排毒」,找回閱讀的胃口
  2. 安排閱讀時光
  3. 用簡單的方法開始培養閱讀習慣

「排毒」是比較誇張的比喻,不過正如前面談到,許多人看待讀書這件事的觀感已被填鴨式教育所影響,大家的閱讀的胃口都養壞了,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毒。

首先,你可以先試著隨意翻閱任何你手邊有興趣的書,不管是小說或任何類型的書都可以,看看它的封面文字、設計或翻翻作者介紹前言,這時不用在意自己能不能讀下去,或是一定要能從中得到什麼。

先找到自己有興趣、拿起來覺得很喜歡的書籍就ok了。

再來,就是安排時間,這裡的重點是不用先強迫規定自己一定要讀多少時間,或讀完多少內容,而是找一個比較不會有壓力的時段,讓自己可以翻看有興趣的書籍。

也許是每晚睡前30分鐘,或是午休時看個15分鐘的書,也可以是周末下午帶著一本你很喜愛小說,找一間漂亮的咖啡館,好好享受一個人的閱讀時光。

最後是培養習慣,在經過前面的排毒過程,以及安排閱讀時光後,當你開始發現自己好像拿起書來不會覺得難受或有壓力時,你就可以嘗試建立起持續閱讀的習慣。

也許是固定時段來閱讀,例如:每日晨讀30分鐘,一周閱讀3~5次。也可以是找三五好友一起辦個讀書會,每月固定討論一本好書。

以上,這些方法相信可以幫助你,讓你再次從閱讀中獲得感動。

二、我一直會有「沒有讀完的書,但又想買新書」的情況,一想到就會覺得焦慮。

我以前也有類似問題,但我後來克服了,我認為通常人們解決這焦慮的方法有兩種:

  1. 太痛苦了,那我還是先不要買新書好了
  2. 太痛苦了,但不管啦,我還是要買新書

不管怎樣,你要處理的問題其實是在

「想買新書的慾望」與「書讀不完的焦慮」這兩者之間的對抗中找到平衡

針對這問題,我的建議有三點:

  1. 先找出書讀不完的原因
  2. 放棄「該把書讀完」的既定想法
  3. 買新書前,先想清楚目的和原因

首先,書讀不完的原因,有時候不是你的錯,可能是這本書實在太難讀了,你其實不用硬是把書「嗑」完,也可能是你開始閱讀後才發現,書中的內容與你想知道的有很大的落差,但沒讀完又覺得很可惜。

這時,我建議你應該嘗試放棄:把每一本書都應該從頭讀到尾的習慣,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有些朋友過去在校時的閱讀習慣,為了要應付考試 ,會被要求要把一本書從頭讀完。

但當你畢業開始工作後,其實並不該繼續這樣做,一來你的時間比以前少,二來效率並不高。

除了為了娛樂而讀之外, 職場人士很大一部份的閱讀是為了提升知識技能,因此如果一本500頁的書籍,裡頭只要有一兩段內容對你真正有幫助的話,就算只有讀完這些,其實你買這本書的目的就已經達成了。

最後,為了減少再次遇到這樣焦慮情況,我建議你每次想買一本新書前,都可以試著先問自己:

「我想讀這本書的原因是什麼?」

「看完書封介紹和目錄大綱後,我覺得我可以從那邊得到什麼?」

「在買這本新書前,我曾讀過相關的主題的書籍嗎? 當時得到了什麼新知?」

當你試著提問和回答上述問題後,你會更清楚你該不該買這本書,以及買了之後預期可以得到什麼,能夠像這樣「帶著目的」去挑選書籍和閱讀時,相信你每次閱讀時都可以加速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也不會再有「因為書沒讀完又想買新書」的焦慮了。

三、因為工作所需,我常常需要大量閱讀,在消化後要能產出獨特觀點、並讓人容易理解,請問有什麼更有效的方法嗎?

這問題很常出現在一些職業工作上,例如:需要大量閱讀資料的研究生、要快速了解某個主題的編輯、每天都要產出吸引人的文章的部格客,或任何需要產出知識性內容的人。

這問題其實這在我上面介紹到的 《將知識提煉成觀點:鮪魚的獨門閱讀心法!》的課程中就有解法。

鮪魚在課中提到一個「如何將知識化為已用」的筆記方法,他稱為「反芻案例。」

所謂的「反芻」,一般是指動物將胃裡面的食物倒流回口中,再次咀嚼的行為。

而鮪魚借用了這個詞來比喻閱讀。

就像在進食一樣,想像一下你從書中讀到了某段新知識後,當你讀了進去,然後再拿出來用,並寫成一個案例,這的過程就是「反芻案例」。

具體的方式有兩點,分別是:

1. 與舊知做連結

當看完某本書的某段內容,甚至只是一句話而已,你可以試著讓這句話跟你的生活做連結,回想看看作者的觀點和你過去的知識有什麼相關,或是相反的地方,並問自己為什麼?

2. 化為行動方計

在做完與舊知做連結後,下一步你還可以思考,我該如何用這個理論來解決什麼問題? 例如我最近讀到一個新的名詞:「前例主義」,指的是公司想嘗試新的業業在做決策時,老是只想做有人做過的事,而不敢創新。

當我讀到這個名詞時,其實聯想到:

「我們公司是否也是如何?」

「在做行銷活動時,不敢嘗試新的方式的原因為何?」

「過去曾做過的案例,在事後都有認真檢討成效嗎?」

像這樣試著寫出「反芻案例」的過程,可以訓練你平時收集資料和產出靈感的能力,你可以在平時閱讀時就進行。

不過這時也許有人會問:「這樣一邊閱讀一邊反芻,難道不會影響閱讀速度而變慢嗎?讓我的閱讀效率變差?」

這問題是我在Dcard上的書籍版也被人詢問過 (連結),下面我重新整理我的回覆給大家參考:

這問題就看你在意的是閱讀速度(有限的時間內,讀完多少書),或是理解多少內容(以輸出來估計)。 如果是前者,其實也不衝突,只要換個方式就能解決。

例如:你可以在讀完全書之後,或是每次讀完一個章節特別有感時,先寫下一些「關鍵字」出來,當作幫助你日後回想,想反芻案例的就可以立即使用。

若你試著這樣做,就我的經驗是不會打斷你的閱讀節奏和速度。

其實這個問題很像:「到底是一邊閱讀一邊筆記,還是全部閱讀完在做筆記好呢?

我認為都可以,前提只要不影響你的閱讀節奏就好,一本書你本來就可以用各種方法閱讀很多次,並且做到「讀得快」又「讀完很多次」。

這到底怎麼做呢? 建議你可以看我先前的網誌文章:《閱讀的線索-雪球速讀法》。

四、我平常的專注力不足,所以每次看書時都很容易分心,該怎麼辦呢?

我們公司有一位女同事叫文佩,她除了是一位優秀的設計師之外,也是我們公司裡讀書讀的又快又多的人,主要原因並不是她懂那些你不知道的閱讀技巧、或是她的時間比我們還多。

而是她回家後「就沒有網路」(家裡沒有裝wifi),所以只好每晚都看書(笑)。

這裡並不是要你也把家裡的網路全停掉,而是希望你要先把會讓你分心的人事物先排除掉,才有辦法提升專注力。

例如:如果你在家裡客廳想讀書,卻老是被家人看電視的聲音,或走來走去的情況所影響的話,你就不該在客廳閱讀,改到房間去,或是在家人不在時間。

如果你在房間容易被其他東西所吸引,例如手機、電腦傳來的訊息聲音、溫暖的被窩與床…等等。建議你要先把手機、電腦關靜音,甚至關掉網路也行,並且試著在書桌上閱讀。

另外,為自己創造一個「閱讀前的儀式」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透過「儀式感」來強化自己進入閱讀狀態

也許是在每次閱讀前,先為自己泡一杯美味咖啡後,讓自己的心情沉澱下來後,坐到固定的書桌上展開書頁,再開始閱讀。

最後,關於如何提升專注力,我這裡介紹一本好書給你,叫《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裡頭教了不少有用的方法,我親自嘗試過一兩個覺得效果很不錯,相信對你也會有幫助。

五、我老覺得自己是否沒有讀對或理解書中內容,該怎麼辦?

這問題我在粉絲團以及Medium上曾被網友詢問過,身邊也有朋友反應相似的狀況,嘗試去調查和了解後,我發現可能是因為:

  1. 心態上的問題
  2. 沒有透過輸出和展現,來驗證自己的理解程度

首先心態上的問題,有時是精神層面的,例如:對你對自己閱讀後理解沒有信心,特別是當發現自己讀不懂書中作者的觀點時,會因此信心不足而先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不曾想過是不是書本身有問題。

一般來說,若你懂得挑選出合適自己程度的書籍,並找到了內容編排結構完整、作者專業及寫作力都具備的好書時,很難會發生這種情況。

因此若要找回信心,以及正確衡量自己的背景知識程度的話,你要先學會的是「選書技巧」,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太長,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可以參考我過去寫的這篇文章《IBM首席顧問的大人學習法》。

另外在鮪魚的課程中,關於「閱讀的前置準備」章節中,也有專門針對如何選書的方法介紹,也歡迎大家找來看看。

所謂「是否理解書中內容」這件事,我覺得最簡單的驗證方法就是:「輸出」。

不管你是像我一樣在每晚睡覺前,會把今日所閱讀的內容,講給我老婆聽 (變成床邊故事了),或是像上面提到不要只抄金句書摘,而要開始寫「反芻案例」的方法。

我相信只要試著把你所學到的東西「輸出」看看,就可以簡單驗證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書中內容,甚至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總結

以上,關於「閱讀」的五個常見問題,希望我的經驗分享對你有幫助。

我一直認為在這個數位時代的浪潮下,「閱讀能力」反而是現代人更要具備的能力之一,懂閱讀的人往往善於思考、能舉一反三,同時共情能力也比一般人強大,能夠讀懂他人的想法,並透過「輸出」來影響他人行動。

建議大家真的可以好好學習閱讀方法,也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最後修改日期: 2019-05-16

作者

留言

我想回覆文章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