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99%的人拚得死去活來,為什麼1%的人可以年薪一億躺著賺?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對丫,為什麼?
有錢人真的都躺著賺錢那麼容易嗎?
這兩個問題是我看到書名時所產生的疑問,過去看過一些文章談到現在M型社會化愈來愈明顯,這幾年甚至是加速形成的趨勢,像有報導提到美國前1 %的富人掌握了近 38%的財富 (新聞連結),這樣像這樣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衝的狀態對國家社會可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台灣也可以感受的一些人開始仇富,階級對立的情況也時有所聞。
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也是無能為力,也許只能期待在每次選舉時參與投票,但投完票執政後的結果不如預期,日子還是要過,但若有人問你「你是否想致富嗎?」 大家都想要,因此這類型的書籍還是一直吸引著許多人,也難怪每年書市都會一直出相關的新書。
本書作者井上裕之本身是執業20年的牙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和演說家,常分享經營管理和自我啟發相關的書籍,若以《有錢人的教科書》裡頭的說法,他應該是擁有專業知識、屬於高收入的族群,不過他到底一年賺多少錢在書中卻沒有太多著墨,同時內容我翻看完發現還是以「精神論」或「一般論」居多 (例如只要思考正面就可以怎樣…),這點在閱讀前可能要留意一下。
這類型書籍的讀法,我的建議是可以看看作者主觀的想法裡,有沒有對你有所啟發的新觀點,以及支持它的邏輯及實操性可能性(可模仿),除此之外,其他可參考的內容其實有限,看看就好。

本書核心觀點:
一、不要避不談錢,與金錢正確的相處之道
金錢是種達成心願的現實力量,它是一種工具,只要正當賺錢就不用避諱談金錢,作者提到他鼓勵員工喜歡錢 (診所的醫生),甚至希望他們能提出自己的想要的薪資水準,並努力去實現它,他認為不愛錢的人是無法吸引錢的,這段讓我想到中國「羅輯思維」的羅胖也曾說,正當賺錢沒什麼不好的(可以看這集連結),我也很認同這點。
本書作者也提到,金錢是種中性的工具,它能讓社會正常運作進而發展,同時也能使個人獲得到幸福、讓人生過的更充實。
對金錢愈是恭敬謹慎的人,對工作和其他事情也會真誠以待,相反地對金錢草率的人,大多欠缺對他人的體貼,這點與一般人對有錢人的(歧視)看法有所不同,作者甚至鼓勵大家,若想成為一位很會賺錢的人,一定要學會怎麼消費,因為懂得犒賞自己的努力的人,才會努力去實現目標,最終你自然而然會變成一位很會賺錢 (也很消費) 的人。
補:如何設計透過犒嘗自己的努力成而,進而強化動機的方法? 《動機,單純的力量》 這本書給了不少答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追求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東西
提到消費這件事,因為通常「便宜沒好貨」這是有道理,一部份是因為是低成本製作的東西,所使用原料也會是次級的,因此容易損壞還要花錢維修或更新,反而讓你浪費更多錢,算一算花費不如一開始就買好一點,優質商品不只好用,使用期限也比較高,因此以這樣的心態來選購商品,除了買到好的東西,連心情也會比較好喔。
衝量自己的價值,可以看銀行願意借多少錢給你,當作簡單的指標
作者建議借錢用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投資或開創事業,反而可以讓自己更加茁壯。
這觀點是受薪階段的人是很難想像的,一般人只會認為欠銀行錢是不好的事,不敢借或借了也要趕快還掉,當然借錢去胡亂消費一定是不好的,但若是有明確的目標,透過借錢來投資,反而可以加速自己的成長,應該要常常訓練這件事。
選擇工作的方式
那就是找到自己充滿熱情、可以100%投入的工作,接著再思考如何透過這個工作可以賺到的最高薪資。
二、自我強化的方法
將慾望化為行動,持續行為才能獲得成功,就算失敗也會繼續嘗試。
任務是行動的核心
任務是每天的行動方針,你訂下目標後化為任務後,每天早上或購前可以複誦,不斷提醒自己或同事,一再確認每天的工作方向是否是朝著自己的務前進。
作者認為追求第一名的人才能期待自己能夠大幅成長,若只是想要達到符合目前自己能力的成功,通常成就還是有限,這點就像學習一樣,一直待在舒適圈做事所得有限,只有跳出到達學習區去,雖然有點痛苦,但每天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而追求第一名的目標則是逼自己偶而再往「壓力區」挑戰,才能再往上成長。
對和自己理想中階級的人相處
除了可以磨練自己的見識和能力與這些人看齊之外,有時機會也是隱藏在這些人的圈子裡頭,但也不是人際關係都要搞得那麼勢利,你仍可保有與你有深厚友誼的朋友來往,不過若要提升自我能力的話,還是要從更高階的人脈來往開始。
三、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術
持續學習
作者認為能出人頭地賺大錢、創業成功的人,都是會「持續學習」的人。
我們在年輕時的學習是以獲得「知識」為主,就像我們在學校所受的教育,但畢業出社會後的學習,應該要以培養「智慧」為主,智慧就是深入思考、磨練感性,讓人性成長並成熟的學習,不只是知識層面,更多的學習來自與人交往、處理事物以及自己的反思覆盤。
大量閱讀
同時會賺錢的人通常喜歡閱讀,有趣的是,作者也推崇我先前讀過的《亂讀術》,也就是「廣泛閱讀」的方式,同時也會學會速讀,若你是一位聽覺型學習的人(和作者一樣),也可以嘗試用聽有聲書的方式來「耳讀」喔。
如何度過每一個瞬間,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除了不浪費時間的一般論之外,作者提供了一招叫「時間鍊金術」:就是善用別人的時間。簡單說就是請人幫忙,把別人的時間當作自己的時間使用,一般我們外包委託或是創業聘請員工,就是讓你一天不只24小時可以使用,要學會如何管理及授權他人為你而工作。
最後,懂得安排「留白休息」也很重要,大多數的人習慣把行事暦排滿,但作者建議重視自己充分休息的時間也很重要,應該要特別像安排工作般來計劃才行.
有關幸運
一個人到底是先有了錢才會迎來好運,還是先願意分享,讓他人感到喜悅,好事才接來不斷地來呢? 作者認為是後者,因為幸運是「只要跟人分享就可以有相乘效果」而倍增的。
本書金句:
p.27 對金錢有一定執著的人,才能吸引金錢的到來。
p.29 談論金錢的知識和話題,是一種知性的象徵。
p.35 幸福的定義就是:「能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
p.37 在這世上,有三種東西會傷害人-煩惱、爭吵,以及空空如也的錢包。其中最會傷害人的,莫過於空錢包。
p.67 志向和熱愛,是遠大行為的雙翼。
p.75 所以事情都是靠著「熱情、行動、努力」來達成。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