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常看到有人在爭論:

「到底速讀有沒有效?」

「每一種書都可以速讀嗎?」

「閱讀速度不重要吧? 應該是你讀完理解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或著說你要能夠真的去實踐與行動才有用。」

如果你對這主題有興趣,可以上網搜尋看看,會發現坊間還真的有不少教你如何速讀的書籍和課程,我自己也讀過不少這類型的書籍,也曾去上過速讀課程,這些爭論就我的經驗來看:

  1. 速讀是有效的。
  2. 每一種書都可以速讀,它只是閱讀方式之一,並不是限定你只能使用它而不能用其他閱讀方法。同時針對不同的書,速讀法也有適用時機和目的,例如:課程學習後的複習筆記,你也可以用速讀方式來進行。
  3. 理解和實踐當然也很重要,但它和速讀法並不衝突,沒人說你不能同時使用「速讀加精讀」兩種方式來閱讀完一本書,而且讀完書是否會去實踐,這點與閱讀速度無關,是另一個討論主題,但是你不先讀完一本書,也不用談什麼實不實踐。

這些爭論其實是因為對速讀技巧及使用情境有些誤解,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掌握閱讀速度」的能力,這點我在《越讀者(十週年增訂版)》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兩本書都也讀到了相似的觀點。(後者這本書還用了音樂的「節奏感」來形容,要掌握感覺最舒適的閱讀節奏。)

掌握閱讀速度

上一篇文章談到要善用零碎時間來閱讀的方法,主要因為許多人每天工作忙碌,覺得抽不出時間來閱讀,若在有限的時間想「讀的更多」的話,只要閱讀速度一加快,你就等於是「創造出更多閱讀時間」出來。

掌握閱讀速度」指的是針對不同類型的書,你應該要分配不同的閱讀方式及速度,才會更有效率。就像許多人所說,書不是讀的越快就越好,這點我也同意,很多人以為我建議大家要學速讀,就表示我認為只有「速讀」才是最好的閱讀方式,這其實是誤解了,我建議的其實是:

如果你不先學會速讀,那就無法”掌握閱讀速度”,也許「變慢」閱讀速度人人都做的到,但你絕對快不起來。」

因為有些書其實是不要需你浪費時間逐字逐句地從頭讀到尾,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僅無效,還浪費你寶貴的人生,就算我常說的,人生最大的快樂與痛苦就是:「好書太多、人生太短。」要解決這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懂得遇到某些書就該快快讀完,而某些書則要字斟句酌地仔細推敲每個字。

那問題來了,到底怎樣的書才值得我們慢慢品嘗?或是只抓出我們想知道的部份,並快速吞下去就好呢?

功利讀書法

要解決這問題,可以借用《躍遷》這本書中,作者所提出了「功利讀書法』,指的是要從你的需求開始,極其功利地分配你的資料(時間和精力),並且設定目標並分配資源。

書中提到你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和資源分配,區分出三種閱讀類型,分別是:

  1. 認知性閱讀,這類型的書籍,有助於提升心智的認知,但同時難度也較高,需要大段的時間和系統地閱讀。
  2. 知識性閱讀,你可能只是想知道某個知識點,所以讀的時候,要快速判斷是否是有用的知識,並且決定要投入多少時間,適用於碎片化學習和社交型學習。
  3. 娛樂性閱讀,讀這類型的書通常是為了放鬆和陶冶心靈,建議可以在進行前兩種目的時,中間穿插來娛樂性閱讀,就算翻個幾頁來讀也不會讓你覺得累。

從這三種類型的書籍區分,就可以清楚知道為何要掌握閱讀速度。

也許你在讀《反脆弱》《原則》這些可以提升你的認知水平的書籍時,你會想慢慢研讀。

而在讀《物種起源》這樣的經典時,你也許直接就從最後一章的「結語」開始讀起 (因為結語重新複述了書中重要觀點,同時也將反駁的論點一一指正)。另外像我大量閱讀當下流行的商管書籍時,通常我的讀法都是直接挑出書中的重點章節和案例來讀,抓到我想知道部份就算任務完成。

最後,當我下班在家休息時,也常會用手機來閱讀網路小說,通常都是一目十行地跳讀,因為只想無腦地知道主角目前升級到那了,就算是一本幾百萬字的小說,大概不到兩三周就讀完了。

當你有清楚自己為何而讀,並懂得掌握閱讀速度時,你將不只讀的比別人更快、更好,同時也更容易進入那種「廢寢忘食的美好閱讀體驗」當中。

以上,你有沒有更好的閱讀方式呢? 歡迎您留言與我交流喔。

參考資料:《躍遷

最後修改日期: 2019-05-25

作者

留言

我想回覆文章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