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上門課程?
先前我分享過許岑老師的「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的課程心得,在了解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後,我發現他也提到「做好研究」和「做好學習」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學習能力是從大量模仿和練習所訓練出來的成果,而研究能力則可以讓你在接觸一個陌生的領域 (問題)時,可以更快上手、並找出自己創見。
過去我在大學所受的教育並沒有學會「怎麼做研究」這件事,但若為了學會研究能力而去念一所研究所,似乎也不太現實,好在有這樣的一門課可以快速帶我入門和了解,到底如何做好一個研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落實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裡? 這些是我上這門課希望可以獲得的。
本課程的核心觀點:
這門課許岑老師共分為五個部份,分別如下:
- 研究的本質
- 搜集研究資料的方法
- 如何用批判思維來處理收集到的訊息
- 如何把研究結論成果化
- 如何寫好一篇學術性的論文
一、研究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在學任何一門課新的知識和技術前,我們要先清楚該知識與技術的定義,這裡老師提出他的觀點,他認為「研究」是一種主動的探究能力,用英文來解釋為:”actively making meaning, rather than just absorbing information.”
它可以延伸出兩層含意:
- 在學習時為了學的更好,而主動進入的「對你自己來說創造性的探究」。
- 研究不是單純吸收信息。
而「研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你面對任何一個新的事物、新課程的時候都能夠找到方法,能夠快速上手,並且掌握概況。現在人們常說新世代的人材需要擁有「跨界」能力,一個擁有跨界能力的人,通常也都具備有研究能力,這能力可讓你人生或職場上,因應各揰環境和工作變化,並且獲得新的機會。
研究和學習的差異在那?
一般來說學習主要靠模仿及大量練習,最終目的是達到和學習對象一樣好的程度,但研究卻是要超越它,並做的更好,因此我們可以將兩者區分如下:
- 學習:主要有三種特徵為:練習、跟隨和重複。
- 研究:沒有上述三種特徵,它是一門藝術,要求你走沒人走過的路,就像創業一樣。
例如:大學生平時做學習,而研究生則是做研究,運動員平常大量練習,但教練要做研究,一般員工可能把分內工作執行好,但管理者則要做研究 (組織如何運作的更好、研究目標市場與客戶…等等)
為了做好研究,該有的三種意識
要訓練好研究能力,第一步可以先從喚醒三個重要的意識開始,分別是:
- 作品意識
- 目標意識
- 局外意識
要先有個強烈意識,想把一樣事物做得更好,並完成一個「作品」來,因此老師稱之為「作品意識」。
例如:一般人作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但專業廚師或烹飪教師作菜,則是把每一道菜都看成自己的作品。
不過這裡也提醒大家,不要把作品想的太宏偉以為它難以實現,它也可能只關注一兩個細節,另外也不一定是一個實際的物品,可能只是一種觀念或想法的表達。
例如:你研究的可能不是如何蓋一座宏偉的建築物,而是如何做好裡頭的一個「門把」,如何透過改良門把的材質和樣式來增加握持感。
這裡老師提供了一個小技巧:我們平常做任何事都可以暗示自己是在從事這件事,是「從事」而不只是做完這件事。這是一種「儀式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喚起你的作品意識。
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都要保持「目標意識」,這是為了避免我們不小心跑題,就像很多人會透過維基百科找資料,卻不小心逛起裡頭一個又一個條目知識,而忘了自己一開始要幹嘛,而老師也提供了一個建議:在做研究時要以一種上帝的視角來俯視整件事的全貌,這樣就可以讓你守住目標不放。
最後,要學會用一種局外人的意識來看待自己的研究目標,避免過度沉溺在自己只感興趣的部份。
研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一般來說,要做好一項研究是需要付出不少成本的,像是:
- 時間成本
- 財務成本
- 精力成本
- 試錯的成本
所以你可以了解和「學習」相比,要做好一個研究其實成本高很多,反過來說有些人研究做不好,有時只是付出的研究成本還不夠。
二、搜集研究資料的方法
「研究」這個詞的英文為 research,你會發現其中一部份是 search,也就是「搜尋」的意思。很多人做不好研究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因為無法「勤於搜尋」。
雖然搜尋是有技巧的,但老師要教我們並不是「搜尋技巧或如何下指令」,這些你上網找都會有 (例如: How to search on Google ),而是教我們要做好搜尋,有兩個大原則分別為:
- 搜尋資料要「足量」
- 搜尋資料要「節制」
這兩大原則看似矛盾,但其實並不衝突,因為前面也提到研究是有成本的,搜尋資料也是如此,我們要在搜尋資料足量的基礎上做到節制,才能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及完成研究。
而要做到研究資料「足量」的標準,就是要有主動性和寬泛性。
例如:一般研究生花費在「上課」的時間,會比國高中生或大學生來的少,這主要為了讓研究生有充足的時間去主動做研究和找資料。
而要做到研究資料的寬泛性,則要跳出單一維度,並帶有「目標意識」的多。
例如:想成為一名專業廚師,可能同一道菜你要炒很多次,透過大量練習來學會技巧,但身為一名美食家,若要懂得品鑑美食,並不是要重覆吃一道菜,而是要嘗過各種不一樣的美食(跳出單一維度)。但若美食家跑去研究汽車維修(!?),這雖然是跳出單一維度,但卻失去了「目標意識」,因此兩者都需兼具。
收集資料要做到節制
因為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想做好研究,就要懂得找到針對性的資料,而這就要靠「節制」,有三種情況要注意:
- 避免過度沉溺在研究文本裡頭
- 對人的研究要去粉絲化
- 避免情緒化
避免過度沉溺文本,就如上述提到查wiki卻跑題的狀況,其實不少名人也發生同樣的事,例如:從達文西的傳記中也可以看到,他曾為了想把大自然描摹的更好,而跑去研究了光線、顏色、陰影、又忍不住去探索了動植物與人體的比例,最後竟然還進一步去研究了人體結構和生命的功能…等等,這完全是跑題跑太遠 (一開始只是為了畫畫),當然這樣說好像是「缺乏研究精神才是對 !?」,其實並不是,而是要你時刻留意自己是否偏離了一開始的研究方向。
另外,在研究大師級作品或知識時,要能夠要求自己客觀、用各種不同的視角去看,不要太過崇拜,覺得對方高不可攀就不敢質疑。
例如:有不少學員崇拜許岑老師(笑),結果上遍了他的所有課程,也加入他的各種學習群組,雖然這樣的學生,可以說很認真地研究老師所教的東西,但其實更好的方法應該要有「局外意識」,不要只看老師的東西,而要去看別人的東西來做比較,聽聽別人對他的負面評價會更好,才能保持客觀。
最後若想要做好研究就要「無情」,指的是去觀察所掌握的訊息資料中,背後的規律和底層的技術是什麼。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悠揚動聽,其實是來自琴手熟悉「揉弦」這個技巧,若不允許琴手使用這技巧時,他們在演奏時的情緒表達一定會大打折扣。
(上面影片的 0:47 指的就是「揉弦」)
所以研究這樣情緒化的表現方法,其實是要研究背後的揉弦技巧。
四、如何把研究結論成果化
學習要有效,就要即時地為自己制造反饋,並且保持「以教為學」的心態,而研究能力若要提升,也同樣需要輸出。
例如:這門精品課其實就是老師研究後的輸出成果。
一般來說為某個目標而做的研究,會得到三種結論:
- 證明自己原先的想法錯了。
- 認為自己原先的想法對了,而以上兩種不需要將結論成果化。
- 有了新的發生、新的收獲。而這研究結論對你或他人都有很大的價值,這時就應該將其成果化。
而要把研究結論成果化最好的方式,老師認為就是「寫作」,要盡可能地讓你的研究結論和觀點寫下來。
一篇合格的研究成果文章,應該具有三種基本特徵:
- 有系統性
- 有相關文本支持
- 有嚴密的邏輯論證
文章有合理的結構和維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符合「MECE法則」,它指的是你所提出的論證要做到「完全窮盡、互相獨立」,因此你一開始的資料收集也要做到「足量」才能實現。
例如:網路上有人在討論「李白平常都喝什麼酒?」,這問題有一篇文章的點擊數非常高,貼文作者在文章裡列舉出各種酒類,甚至連品牌名都有。
另外,研究過程,除了要有自己的判斷和觀點之外,還是需要有相關的論證,回到剛才「李白平常都喝什麼酒?」這個例子,要回答的好這問題,還是要有來自文本的支持 (所有詩詞的收集和解讀分析) 。
最後,研究精神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質疑」,特別是針對別人所提出的論點,指出其中的邏輯論證的嚴謹度是否有誤。再次回到剛才「李白平常都喝什麼酒?」的例子,有人認為根據史料研究,「蒸餾白酒」要等到元代之後才有,但李白卻是活在更早以前的唐代,因此他詩中所提到的白酒,跟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白酒是一樣的嗎?像這樣的質疑論證的訓練,可讓你自己在寫文章時,更加留意邏輯性。
這裡老師也推薦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它上頭有許多文章都很符合這三種特徵,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為自己找一位好的導師
要讓研究成果輸出的更好,有兩點很重要:
- 與人討論
- 找導師指導
你在與他人討論時可以碰撞出新的想法,或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一位好的導師他在學術上的信息量與文本支持能力都比你強大,因此能夠指點你的錯誤。
五、如何寫好一篇學術性的論文
當然一般不需要寫論文的上班族,可能不用學習這個章節,但懂得怎麼寫出一篇出色的論文,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認為一篇好的學術論文,應具備有下面四個特點:
- 正確性
- 可靠性
- 可持續性
- 普適性
在正式寫論文前,一般都要先向導師提交一篇「論文提案 proposal」,內容關於你要研究的核心課題、論文結構框架,以及邏輯關係,這當中若有任何漏洞或缺失的話,通常會要求你回去重寫。
另外「可靠性」指的是一篇論文不能只有自己的主觀表達,而沒有任何論證(參考資料),你會發現幾乎所有論文裡,甚至裡頭的每一段話都會標示其出處來源。
例如:寫論文時,特別忌諱使用 I think 或 I believe,這表示你的觀點並沒有合乎邏輯的根據。
老師特別提到,論文寫作其實是種「借力打力」,要經過大量的學術閱讀才能建立起知識根基,再進一步發展出自己的觀點。而像這樣的論文寫作訓練,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上,像是當我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論點有問題時,我們可以保持懷疑的態度,並要求對方提供「有據可查」的論證,不然就不值得相信,反過來當我們自己在說話表達時,也要時刻提供資訊來源和論證,以增加說服力。
而「可持續性」指的是一個好的論文,要能夠經的起時代的考驗,同時很多新的研究觀點,都是從過去的變化趨勢中才能發現。最後一般來說「普適性」愈強的論文,通常被引用次數較多,但並不是指所有的論文研究的主體,都該適用於所有論文,像有一些「地域性的研究」就不適合。
掌握英文才能做深入研究
前面也提到,若想把研究做好,首先要懂得如何搜尋大量的資訊,這當中你又能夠正確地理解你所收集的資料是否正確? 是否可靠性? 甚至還要具有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觀點,這些都要先從看懂英文開始,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英文詞彙量、精通文法及閱讀能力,也難怪申請國外研究所入學時,對方都會要求你要考過 GRE。
最後,老師建議我們學英文可以從「我們想研究什麼」來開始,而不是直接去上GRE的考證班,你可以一邊接觸你想研究課題的英文資料,一邊查單字及閱讀,要記得一個學習重點就是:「要去那裡,就從那裡開始」。
課程金句:
- 學習是為了祈一個高度,而研究是為了求一個廣度。
- 搜尋資料足量的基礎上做到節制,才能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及完成研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