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斜槓青年」這主題是這兩年很熱門的議題,不少身邊的朋友都以此為目標,不過大多數的人想的多做的少,而做的少又做不到的人更多,原因是沒有一套好的路徑和方法可以依循,大多數人摸著石頭過河,轉眼間卻被沖到出海口去了,只能說慘不忍睹,但其實方法是有的,只是你不知道去那找,除了請教身邊已成功實現的牛人高手之外,我認為大量閱讀案例及他人的經驗總結,也是一個參考的方式,不過如本書內文所述:你若只想避開別人所遭遇到的問題,卻很少花精力去探索自己的方向,你的失敗可能會是註定的,所以書可以讀,但最終還是要自己實踐啊。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想問三個問題:
- 本書案例都是中國大陸為主,是否適用於台灣? 無法複制的是什麼?
- 「斜槓」不是新的概念,過去就有不少相似的名詞,到底現在投入跟過去有何不同? (社會環境、價值觀,及工具變化?)
- 書中談到沒有捷徑,也不該期待有大絕,但想入行總希望有跡可尋,作者建議的「斜槓青年」的發展方式或路線為何?
本書核心觀點:
這本書可分成四大部份,分別為:
- 趨勢
- 分析
- 準備
- 競爭
而每一部份在最後都有訪談多位斜槓創業家的親身經歴,讓讀者有案例可以想像,若自己也想成為斜槓創業家的話,可能會面臨那些問題和現實,同時又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加速成長。
本篇文章會針對「分析」與「準備」這兩大部份做心得整理,其他補充的話,有機會我會持續補上在最後一段,下面就為大家解讀這本中的內容:
分析-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很多人嚮往斜槓人生,於是就想立即離開現有工作馬上就去實踐,這其實是個風險很高的決定,作者給我們的建議是,若想成為優秀的斜槓青年對,首先應該先成為一位優秀的「單桿」青年才對,要先磨練出自己其中一項「核心優勢」(單桿),才能讓你走向斜槓的路更順利。
先做好「單桿」青年
以作者之一:蕭秋水的背景為例,他的核心優勢是知識管理,而他後來幾乎所有其他技能 (例如寫作、演講、教學) 都是從這而衍生出來,而另一位作者:剽悍一隻貓的核心優勢為「演講」,其他技能也是從這核心能力所延伸而出。
當然不是說你不能從零開始培養斜槓的能力,只是往往會事半功倍,若你能在現階段的職業生涯中,先培養出一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並在工作之餘「自我投資」開拓其他新領域,相信這樣的方式風險較低,可行性也比較高,我在《Nomad Life 新遊牧生活》這本書中也談到相似的觀點,作者本田直之也建議我們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要好高騖遠,要考慮心態、能力、金錢和風險,並制定計畫去實現,而不是一窩瘋就跟著別人辭職就去幹,往往在沒能力、沒經驗,也沒收入的情況下,去發展新的職涯是很容易失敗的。
如何更快修煉好核心競爭力?
書中提到一個好的「單桿」優勢通常,包含兩種能力:
- 基礎能力
- 專業能力
而基礎能力包含:閱讀、思考與寫作的能力,這三大基礎依序是由知識的引進、吸收轉化及發表所組成。這些能力在過去的學校教育已經幫助我們完成一部份,但你畢業入社會工作後,仍要持續精進它們,才能有效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針對這三種基礎功,作者也給了我們幾個方法建議及書單如下:
鍛鍊基礎能力的方法
閱讀力提升的方法有兩點:
- 學速讀,讀的快才能讀的多、而讀的多又能讓你讀的更快。
- 寫書評,可以增強閱讀及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速讀的好處我在不少文章中都曾提過,在此就不多說了,對這部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面的書單:《如何閱讀一本書》、拆書幫的系列書籍《這樣讀書就夠了》《拆出你的溝通力1》《拆出你的溝通力2》,另外可以參考我先前整理的閱讀筆記:
思考力提升的方法:
作者直接開了五本書單給我們,並附上他先前在「豆瓣」上所列的資料連結:鍛煉思考能力的五本書,從易到難@蕭秋水
連結內的書單以簡體中文為主,不過有幾本書都已出版繁中版了,我整理如下:
寫作力提升的方法:
作者引用另一位中國知名知識網紅及PTT大神-秋葉大叔的建議,他給了三個寫出高品質文章的密碼:
- 不是多寫,而是先確定寫作的品質標準
- 依然不是多寫,而是多看
- 依然不是多寫,而是多寫
從這三點你會發現,很多人常走進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寫作要寫的好,首先要先多寫,這答案其實對也不對,對的地方是多練習絕對是會有幫助,但不對的地方是,沒有想先清楚怎麼練習?什麼是好的東習,及怎麼練「好的練習」?這些一開始就要先了搞明白才行,而不是悶頭就先幹。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也提醒我們在練習前,要先確認「想達到的目標」,以寫作為例,你在寫文章前可以先想像有位「寫作教練」就在你身旁,他問了你下面幾個問題:
- 你要寫什麼什麼題材?
- 準備用什麼風格來寫?
- 設定的高手是誰?
- 你計劃透過多少篇的練習來確保、提升文章內容的品質?
- 要累積多少有品質的發文,你才會對外分享?
當然這些問題並不好回答,但卻可以在你練習前或練習寫作時,可以不斷自問來確保自己清楚為何而練。
另外「多看」是為了模仿優秀的寫作者是怎麼撰稿的,而且要看不同類型的寫法,才能激發靈感,不至少落入俗套,最後「多想」是為了挖掘問題的本質,前面的透過閱讀力和思考力的提升之後,你會漸漸對許多概念有了自己清晰而明確的定義,當你越能深度思考,就越能擁有有源源不絕的寫作靈感。
鍛鍊專業能力的方法
專業能力通常是透過在實務工作中,大量實驗犯錯後所歸納出來的經驗,很難單靠讀書培訓就能學會,就如前面提到「單桿」青年的核心競爭優勢,是要從現有職務工作中慢慢磨練出來,而書中也給了五個提升專業能力的方法:
- 構建專業知識地圖(知識樹),大多數已成熟的專業領域和職業都會有業內共通的知識地圖,但隨著行業變動它也會動態變化,因此你除了要建立自己的知識樹之外,仍要不斷更新。
- 取得相關證照,許多專業都有證照,像會計師、律師,但考取證照只是開始,你還要累積實際經驗。
- 不斷累積案例,執行專案、累積經驗值,在每次接新的專案時,都持續優化執行方法和習慣,讓自己不斷成長。
- 達到一定年限,有意識地累積某個領域的專業經驗,最終成為專家。
- 嘗試撰寫專業書籍,寫作是一種有系統地整理知識脈絡的方法,除了研究閱讀所收集的資料之外,還能結合前述提到的自身經驗,最後總結出來內容,就算不你不打算出書也會對你有幫助。
- 透過社交網路建設個人品牌,拿自己的專業與他人互動,可獲得更多回饋,在《躍遷》這本書中也提到相似的觀點,作者古典老師也建議我們要拿自己的「知識晶體」與他人碰撞,才能獲得更多,同時也能累積個人的知名度,為日後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斜桿青年」做好準備。
準備-七步驟打造斜桿青年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秋葉大叔的建議,給所有想要成為斜桿青年的朋友,可以從下面這七個步驟開始嘗試:
- 清晰定義個人品牌
可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 你準備選擇那個方向做個人品牌?
- 在你選擇的方向裡,擁有個人品牌的標準是什麼?
例如:「出版一本書,要賣5萬冊」這目標有點模糊,而且這數量在台灣可能很難達到,但若是「想在2019年,出一本有關斜桿媽媽領域的選題書,並且在獲得業內口碑後,爭取一年銷售5千本的成績」,像這樣的目標設定相對合理可行。
- 理解與研究,目標領域的達人
要先研究你想切入的領域有那些達人?他們的成長過程為何?(若有採訪文章或公開演講可以去聽看看)他們的作法中有那些值得你借鏡?那些是無法複製的?
上述這些你是可以先研究看看,例如:有朋友想往「筆記達人」這個領域切入時,你可以先把市面上所有的筆記術書籍和課程全都研究過一遍,像:筆記女王Ada、電腦玩物..等等這些部落格,了解這些知名的作者或部落客,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件事。
- 找出自我條件的差異優勢
找到目標達人後,光只想自己有何不足的地方是不夠的,因為不是所有的不足你都能改進,書中建議你還要挖掘出「你已有的優勢」,例如:秋葉老師曾說過,能力和才華都比他好的人很多,但這些人「沒有時間」,因為他的本職工作是在學校教書,所以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同時又能顧及到家庭瑣事(娶了一個好老婆 XD),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最後又而他做的比別人更好。
- 以成功人士經驗為標準,確定努力方向
這點在思維上,和確認自己個人品牌方向的是一樣的,你要先有一個標準 (已成功的人士的經驗為榜樣),並以這標準為第一目標去努力、去學習。
- 加對社群,讓自己快速成長
要加速自己的成長,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要善用「聯盟」的力量,書中以「知識型IP訓練營」為例,這個社群是由秋葉老師所成立,目的是聚集該領域的各種達人,透過彼此互相交流,發想點子,當社群中發現有潛力的人出現時,大家會給予能量,一起推廣他的課程或書籍讓他爆紅,這就是借用聯盟的力量。
- 專注經營個人品牌的長期計畫
大多數的人都急於求成,希望自己做的計劃可以立即實現,而且頂多能制定一個一年半左右的計劃。但是當遇到挫折時,卻很容易陷入惶恐,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了,到處去找人尋求認同,或想找人背書來肯定自我,作者認為這種人往往是最快放棄而失敗的一群人,他建議我們應該一開始就要做好市調和確定方向路線,然後只需要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摸索調整。
他認為一個最後會成功的人,並不能總是在尋問別人「我的方向到底對不對?」,因為這問題應該只有你最清楚才對,另外只會請教「如何避免別人遇到的問題」,這種提問對你很少會有幫助,雖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畢竟每個人遇到的問題總是不同的,你只有靠自己在過程中不斷實驗和犯錯來走出自己的路。
- 設置個人品牌計畫驗證點
例如:你想出一本書,可以先從寫部格落開始,除了一邊可跟市面上的書籍內容來做比較,看看自己寫作水準如何,同時也能從讀者的留言回覆裡,快速找到改進的地方,因此主動與讀者做互動討論,也是你想實現個人品牌的方法之一。
本書金句:
- 所謂「狼牙棒思維」就是:我們不必從最底層開始一層一層往金字塔尖爬,社會更加扁平化,我們在狼牙棒上冒出一個尖來,我們面向的就是整個世界。
- 名片上有「/」,意味著這是個有故事,擁有更多人脈、技能、社會閱歴的人。
- 當行業生態和職場生態都在發生變化時,所謂「穩定」已被「不確定」代替。
- 創業不是庸人的避難所,而是強者的試金石。
- 人的認知常與部份的經驗緊密連接,在下結論之前,一定要先想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