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學習就是一種享受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先前讀過作者艾倫.南格博士的前作《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已絕版)對於書中提到,當人們遇到一件事物時,若能改以「用心」(Mindfulness,也有被譯作:覺察)的意識態度來面對時,將獲得更好的掌控,並能找到更多元的選擇,這觀點讓我印象深刻,因此也很好奇將「用心理論」應用在學習領域上會有怎樣的效果?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三個問題想問:
- 為什麼作者認為「分心」才能帶來創意?
- 作者對於現有的「智商理論」或「智力測驗」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 要如何讓學習變得像「遊戲」一樣讓人著迷及喜愛?
本書核心觀點:
這本書共分為七個部份,分別挑戰了大多數人對於學習方法的「神話」:
- 把「基礎」打好,成為你的第二天性
- 集中注意力的意思就是指:同一時間只專心做一件事
- 「先苦後樂」是必須的
- 對教育而言,「熟記」是必要的
- 「健忘」是一個問題
- 「智力」指的是了解「外在世界是什麼」
- 答案有對的也有錯的
以上這些是我們過去在學習過程中,大家根深蒂固地所相信的真理,而作者在這本書中就是要打破你對這些「神話」的看法,她會有許多科學實驗和論證來證明這些觀點不只有錯,有時還會對學習有害,下面我針對其中幾個值得一提的觀點,來為大家一一解讀。
作者簡介(引用來源):
艾倫.南格博士(Ellen J. Langer)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曾接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頒獎,榮獲美國心理學聯合會公共基金的心理學傑出貢獻獎等多項大獎。 作品有《用心》(Mindfulness)、《自制心理學》(Psychology of Control)、《個人政治》(Personal Politics, 與卡羅?兌克合著)等書,在十個不同國家中印刷出版,並與人合作編輯《信仰與發展的高等階段,態度與決斷力》。
首先這本書的核心觀點為:「用心學習」(mindful learning),它是源自作者的前作《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這本書,不過我建議要理解這個關鍵詞,要先跳脫「用心」這個中文字面上的意思,依照作者的原意,一個人「用心」的人有三種特徵:
- 在新的範疇裡有持續性的創造力
- 對新資訊有開放的心胸
- 除了對事物的洞察外,還有內省的覺醒
不過這解釋還是很抽象,可以反過來想所謂的「不用心」(mindlessness)」就很容易理解,指的是常被舊有的觀念給限制住,就算出現新的資訊,仍無法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或行為,就好像「自動導航」一樣,一旦被設定好目的地時,就算有中途有任何變數,也無法自己改變目標。
人們常說「練一樣技藝,要練到不用經過大腦思考,都可以自動反應出來」,但這點卻是錯了,為什麼呢?
作者並不是反對練習,而是反對做錯誤的練習和訓訓,它會造成「過度學習」,變成一個不知變通的人。
書中以學習「打網球」為例,傳統教法上教練通常都會要求你練習大量的「基礎動作」,而這些基礎來自於大家先認定有所謂的「標準動作」的存在,但卻未考慮雖然標準對大多數人有用,但有時卻對某些人是不適用的,因為每個人的體型、肌耐力及習慣用手全都不同,但傳統教育就像填鴨式一樣,只會灌輸你同一個招試,叫你一直練就對了,直到有一天你發現錯了,但怎樣都改都改變不了。
當然你會認為用一套標準方法來教學,對老師而言是比較輕鬆方便,又容易產生對權威的服從,而要針對不同學生一一個別教學,雖然很好,但似乎又不切實際? 作者認為其實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同時兼顧兩者,因此他提出了「用心教學法」:
- 肯定「不確定」的價值
- 質疑「標準答案」
就像學作菜一樣,一開始你可能是在烹飪教室,用著老師準備的設備、刀具及食材,並且嚴格照著食譜要求一步一步去做,最終可以得到一道「零缺點」的料理,這些步驟你可以熟練到倒背如流,但一離開了到了陌生的環境(例如去朋友家做菜)時,卻會發現好像少了什麼就無法完成,這其實是因為老師並沒有教會你在遇到不同情況時,該怎麼辨識和變通。
「絕對式」與「條件式」的學習法
作者曾做過一個實驗,以兩種不同學習方式來教初學者「彈鋼琴」:
- 第一組是以教導學生有創意並盡可能用不同方式來演奏,告訴學生不要死記指法,要試著學習各種演奏彈琴的方式,甚至是每隔幾分鐘就改變一下,而且在練習時可以隨時留意周圍環境的變化,以及體察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想法。
- 第二組則是以傳統方式-「記憶加反覆練習」來教導學生。
最後把這兩組的學生所彈奏的曲子全錄音下來,並交給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們來對這兩組人的作品做評量,同時詢問這兩組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喜好程度。最後結果你可能已經猜到了,第一組學生的成績比第二組更好、更有創意,同時也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表情與歡樂。
同樣的觀點,作者還做了一個「修改教科書內容」的實驗,她把一份「證劵經理人考證」的教科書內容做了一些微調,並分成兩組實驗:
- 第一組拿到的教材是沒有修改過的內容(通常都是以命令式,或絕對肯定的語氣來撰寫,就像在講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一樣)
- 第二組拿到的教材則是以「條件式」的語氣所修改的內容(內容與第一組一樣,只是用語變了,會使用「可能」或「當然可以」這些讓你覺得有彈性,及更多可能)
最後針對這些學員進行測試,發現拿到「條件式」內容的學生,在運作所得資訊的創意上表現比另一組好,同時對教材的接受度和喜好程度也更高。
分心,反而可以帶來創意
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教育都是要我們「不要分心」,但有時分心是好事,而且分心其實也可以解釋為「更注意別的事情上」,作者認為我們可以透過研究有那些因素會「吸引」我們的專注力,當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時,就可以派的上用場。
首先,第一件是要先破除「專心」的迷思,大多數時候我們很難把注意力只專注某個事物上,就算你認為你在專注時,你的心理仍是一樣多變的,而且有時你越是注意某件東西時,你越會覺得這東西看起來反而像是在變動。
有兩個實驗你可以現在自己試看看:
- 實驗一、現在試著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你的食指,或是若你的牆上有畫作或照片的話,請試著把目光集點放在上面,而且不要讓眼神在畫上晃動,盡量保持圖畫靜止不動,你會發現其實很難一直保持不變,你會忍不住想看看畫裡有什麼引起你注意的細節。
- 實驗二、現在試著閉上眼睛,就像在冥想一樣,嘗試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並且什麼都不要想。你會發現其實一般沒經過訓練的人,一下子思緒就飛走,然後才發現自己分心了而又趕快抓回來,這情況就像「心猿意馬」這個活靈活現的成語所形容的那樣。
分心只是一種「別有用心」
其實要解決分心的問題,只要善用「新鮮感」和「好奇心」就可以實現,作者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設計了一套電腦程式,會在螢幕上每20秒出現一個有顏色的圖形,這時要求一群大學生坐電腦前面,當螢幕上的圖形在消失的那一刻,請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按下按鍵,來記錄他們的反應時間,並在按下按鍵2秒後,又會再出現新的圖形。
然後以這個實驗為基礎,找了三組人來測試,但在對他們使用了下面三種不同的內容來說明怎麼測試:
- 第一組「專心注意組」,單純照著上述實驗的流程說明給他們聽,並要求他們在圖形快消失前按下按鍵。
- 第二組「循環組」,看他們在看螢幕時,眼睛要盯楮圖形上的輪廓,同時要他們在圖形快消失前按下按鍵。
- 第三組「用心學習組」,則是請他們在看螢幕時,盡情解釋圖形的意義,留意不同圖形之間的特徵,最後一樣在快消失前按下按鍵。
最後測試這三組人各別能記下多少圖形(記憶力),同時也請教他們對「這項實驗的難易度」發表看法,結果發現最後一組「用心學習組」,他們對形狀和顏色的記憶上都比前兩組表現更優異,同時也覺得在做這項實驗時,比較不費心、也比較沒有挫折感。
作者用這實驗是想告訴我們,在教學或自我學習時,若能適度增加內容的刺激和變化時,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專注力,也可以讓我們學的更好,回到剛才欣賞畫作的例子,若想保持專注的話,不如嘗試從上下左右不同角度去看、可以特別留心畫家用了多少顏色、畫家在處理背景和人物時的筆觸是否不同?畫上有那些明暗與光影、甚至測試看看畫作在不同光線下看起來是否一樣?這些都可以讓你在欣賞畫作時更加專注,也看到更多。
對智力的誤解
過去智力理論都有一種假設是:「外在世界有個絕對的事實存在,只要是越聰明的人,就越能注意到這個絕對真實。」因此認為高智商的人,就越能與外在環境之間達成一種「最佳吻合」的狀態,但是依作者的「用心理論」來看,它認為不管任何人永遠都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定義他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外在世界的真實,因為外在世界的形態,是由人們的觀點所決定的。
「線性思考」與「用心思考」的差異
上述的解釋有點抽象,作者在書中用了兩種思考方式來比喻:
- 傳統的智力理論,是用「線性思考」在解決問題,它們不管心靈態力提供了我們怎樣的道路,只求在問題與問題解決之間,找出最適應、最實在的直接道路,而且認為雖然這條「直接道路」會因人而異,但卻是一種全世界都通用的解決問題方式。
- 而作者「用心理論」則反過來認為,我們應該對所處的環境的各種可能觀點都採開放的態度,不會把問題和解決問題之間當作一種直線的歴程,它有彈性,可以讓你繼續找到有效的新資訊,而不是一廂情願地仰賴「預設」的思考範疇,避免被成見決定了我們的行為。
作者以一個實際案例來比喻,有一個「降血壓藥物」叫作minoxidil,雖然它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但卻有刺激毛髮生長的副作用,對某些人來說毛髮過度生長可不是一件好事 ,但對一個禿頭的男人而言,絕對是福音 (笑),若開發人員是以「用心思考」的方式來想的話,比較不會認為「沒有解決一開始想解決的問題 (降血壓)」是一種失敗,而能用更多元的觀點來看待這個結果,他會開始關心這個副作用,其實隱含了另一個成功的契機。
從這段你會發現用心思考的本質就是「保持彈性」,但許多智力理論也是認同彈性,它們也認為對所處環境做出適度的反應也是一種智力思考的方式,但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用心理論」認為,不論所處的環境為何,絕對沒有所謂最適當的行動標準,你不是要試著從各種可能的選擇中挑一個最佳解,而是要自己創造出其他未有的選擇。
本書金句:
- 人在面對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往往會表現出「我就不相信這件事可以做得到」的態度。
- 填鴨式的「把基礎學好」與「不假思索」的學習態度,注定了一個人的平凡,或至少也會剝奪一個人最大的潛能。
- 「用心」,可以讓我們對細節養成豐富的注意力和鑑別力。
- 人為了得到獎賞而工作,但情況往往變成被工作吞噬了。
- 忘記快樂可以讓我們重新體驗快樂。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