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際行動追趕理論的男人-專訪「生鮮時書」創辦人-鮪魚
前言:
這篇文章是最近新開一個專欄,內容主要會採訪身邊優秀的創業者、講師,以及其他職業的優秀專業人員,來聊聊人生、工作以及他們是如何學習,希望可以讓更多讀者,從他們的經驗裡學到有用的知識與觀點,也歡迎大家分享及留言。
這篇是開宗第一篇專訪,我找來了最近合作開立「線上讀書會」的伙伴:「生鮮時書」的創辦人-鮪魚,雖然我認識他沒有很久,但彼此因為都在創業,有許多共同點,同時近幾個月有許多合作,所以在專訪過程有很多話可以聊(結果這篇專訪超出我的預期時間2倍左右),我想第一篇就當作加長版的首集節目好了,若沒耐心看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著看有興趣的標題喔。
劉俊佑(鮪魚)
- 現任「生鮮時書」創辦人。
- 「生鮮時書」為讀者提煉書中知識,解讀國內外生鮮時勢,打造新型態知識節目:「請問時書」、「廣讀書」、「不見面讀書會」。
- 過去曾任職知名數位廣告公司,主要負責創意發想、文案寫作。
- 已開立實體課程:「連結思考:社群時代的找梗法則」、「創意體質養成,讓內容走出既有社群」
交流信箱:iceseaxx@gmail.com
補充:『請問時書』的節目
廣告人走向創業的過程
康:科科,先聊聊你的背景如何?
鮪魚:好喔,我過去一直都在數位廣告圈,待過兩三間公司,有外商也有本土的,從一畢業就進去了,大概做了五年多。最早有寫一個部落格叫「鮪魚星球人」,它是在我在數位廣告圈時一直在寫的部落格,那個時候還蠻多人看的。
康:它是在工作後才寫的嗎?
鮪魚:其實在入社會工作前就在寫了,而且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因為這樣(寫部落格被關注到)而找到的。
康:為什麼入社會工作前會先寫這些東西呢?那時候不是還在念書?
鮪魚:這說來還蠻妙的,我在大學是念傳播系,系上都是偏新聞和電影類的學科,沒有廣告相關的,但是我大三就去了「米蘭數位」實習,實習完之後就發現身邊沒有廣告相關的資源,於是決定自己去看國外的東西,然後寫部落格,那時候「寫部落格」這個風潮也剛起來,過程就是自己做功課、自己寫,當時寫這東西的人不多,但看的人卻不少。
例如上一間公司的同事有人看過我的部落格,他還以為寫的人是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笑),因為那位同事說他剛入行的時候,就在看這個部落格,就以為是一個很老的人寫,因為寫的年代久遠,但其實只是我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寫。
以實際行動去追趕理論的學習方法
康:蠻有趣的,那現在還有在寫嗎?
鮪魚:在那之後就比較少寫了(因為我還是有用這個名字寫,只是比較少),主要是因為大學畢業後,真的入行後發現,過去所學是不夠的,我其實一直是個「實際行為去追理論」的人,當我理論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我會發現一個gap存在,不管是環境也好,或其他因素,就會一直去追趕那個gap,在為了開始追那gap之後,我寫的東西就開始變少了。
後來我認識的一些前輩和老板們,他們一起合作建了一個網站叫「Motive」,我也跟著他們一起寫,那時候就開始用自己的本名寫作,想要慢慢的跟過去做一個切割,因為我後來主題也換了,開始看很多創業的東西,像我現在創業也是一個以實際行動去追理論的方式,我看了很多創業的東西,想知道它們實際work起來的情況是怎樣,我想要也那樣做。
康:喔喔!? 這個演變其實也很大,像在學生時代看理論及看國外的案例,開始工作後反而覺得過去看的案例,應用到實務工作時,之間有 gap的落差,這時候會通過實作去驗證理論?
鮪魚:對丫,因為一直想去彌補那個差距,就一直會去追…
康:這很有趣,但看的東西並沒有減少吧?
鮪魚:其實看的還是不少,但那時已經開始在做了,不過那種寫作狀態的轉換,就好像你「從一名影評變成導演」,你在當影評時會評論別人的作品,講別人的電影拍的如何如何,但變成導演後反而一些評論會減少,因為做了導演後,你才發現很多東西並不是當影評時想像的那樣。
康:很好奇像這樣的「以行動去追趕理論」的學習方法是怎麼形成的?以前就有這習慣嗎?
鮪魚:其實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剛開始寫的時候寫很多,我大概在大三就開始寫,在畢業前也寫了快兩年多,那時候也做了很多有趣的事,例如當時我做了一個實驗很成功,讓一篇文章在一個晚上就有一萬五千次左右的分享,在Motive在曾寫過上新聞的文章,內容在議論「《靠!國外這樣做,我們做這樣》巨乳!裸露! 遊戲廣告還能怎麼做?」,在寫過國外的遊戲公司廣告不用情色也可以做的很好,那為何台灣要這樣做?因為台灣的公司就是把消費者當作在牛肉場看這些東西的人,當你把你的消費者想像成這樣的人時,實際在做就會往這方向去。
但這些當時所批評的內容,當自己實際在做廣告後會發現,大家其實都會面對同樣的難關,事實上並沒有你講的那麼簡單,所以之後才會開始動手實作,去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
要先把手弄髒
康:在這個過程中,你主要遇到的困難是什麼?因為我覺得大數多人學習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實作本身是件痛苦的事!」,「如何從理論化為實作」這個方法論很多人一直都搞不清楚,大家都會說「從做中學」,但往往只是說說,具體上你覺得通常要先克服那些地方?以你的經驗又是如何呢?
鮪魚:我之前看過一部漫畫,它是那種勵志漫畫,國外有不少人畫,畫風很簡單但有很多對白,那篇漫畫就在講假設一個初學者突然想要轉行當漫畫家,你一定是先看過許多很厲害的漫畫,才想說我也想要當漫畫家了,但開始作畫後才發現自己和那些頂尖漫畫家怎麼差那麼遠(笑),但那篇漫畫就是告訴你,你要一直一直把那些醜的東西給畫出來,你才能夠真正畫好,要不然你會一直想說:「怎麼差那麼遠,那我是不是要停筆,就不做了?」,這樣你永遠都不會變的那麼好,所以當你開始做的時候,就要先承認並正視自己的不足,然後努力去彌補。
因為很多人的抱怨往往來自於,我覺得我自己很厲害,其他人都很笨,但他又不願意親自下去把手弄髒,我覺得就是一個「把手弄髒」的過程,你願意把手弄髒事情才會成功。
康:你覺得大家不願意把手弄髒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害怕失敗?還是什麼樣的恐懼?
鮪:都有,另一方面是我覺得是有一點「自命清高」的意味在,比如說我可能寫了很多東西,我就是那麼厲害,但實際上下去做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這樣時,有些人就會開始怪說一定不是我的問題,都是這環境不好啊,我才會做不出來,我能夠寫那麼好,不就代表我一定可以做的很不錯!?…之類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覺得不管是那一行業都有類似這樣的情況。
開始創業後,要學習那些東西?
康:好喔,我們再拉回來,剛才私下聊到,後來就開始創業了,就像剛才所說的,進入了「把手弄髒」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怎樣的困難?比方說在創業前五年都在廣告工作做事,跟後來創業後所遇到的問題,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呢?像是要學很多新的東西嗎?
鮪魚:我覺得對我來說比較難的是「行政作業」(笑),因為之前在廣告公司做的都偏「創意端」,而很多「業務端「的事情,開始在實習生進來之前,都是我自己去弄,那些都是我不熟悉的,因為過去並不需要做這些事,像是我很討厭寫email這件事,我會覺得使用即時通工具不是更好嗎,用Line 或 Messager這些工具,可以即時溝通,更快地給予回饋,但寫 email 很東西都要全盤先想好,就要花很多時間,還要等回覆,還要擔心寫這些東西會不會得罪人,因為人們還是把email當作一個正式的文件,我就覺得這些東西很麻煩。
另一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難在於,過去你比較有目標、有方向,因為就只有公司的方向,和你每年看到的趨勢方向,但當你現在自己出來做的時候,你做的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雖然還算是一個有大方向,但不像過去有明確的目標,而我正做的項目,其實更偏向是自己想要做的東西 (不是誰叫你做的),前面的路並不清楚。
我舉個例子,先前我們曾跟褚士瑩先生 (知名作者) 在聊天,他就說:「你適不適合創業,有點像是你敢不敢做選擇。」創業家很多時候要在前方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就要下判斷,就要下選擇。我遇到很多這種狀況,我不知道也沒有辦法等到全部東西都分析好了才做,因為等到都分析好了,這市場早就變成紅海了,你才有很多資料可以Study,但創業要你必須在沒有任何可能性、也不知道會不會成的時候,就要做決定要不要做這東西,就算失敗了,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但是我覺得,我在之前做創意的經歴,有給我很大的幫助。
把過去「創意工作」的所學,應用到「創業」上頭
康:喔,怎麼說呢?做「創意」的經歴,對「創業」的幫助在那呢?
鮪魚:因為創意的工作,它的訓練是盡量要求你「不要去想跟別人一樣的東西。」,你不能跟別人做一樣的東西時,很多東西就變成無前例可尋的,反而有時還要刻意跟別人不同,這個對我而言很好,我會盡量去避免,同時在沒有路的前提下,也會想辦法找出自己的路。
康:所以是學會如何面對未知的方法?
鮪魚:對對,當然幫別人工作和自己創業還是有些差異,過去花客戶的錢,但現在創業面對未知,還要花自己的錢,這個還是有難點在。
康:(笑)就跟賭博一樣,你拿別人的錢,跟拿自己的錢下去賭,心理壓力絕對差很大。
鮪魚:對啊,不過這種情況下,我反而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太過保守,因為那個錢是自己的了,而下的決定要扛的責任也更大,所以我會擔心自己不敢下決定,這個壓力會導致我做東西不敢跳,擊出來的效果就沒有震撼力,因為我覺得小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小公司它的靈活度高,所擊出來差異度就要大,你才有辦法跟大公司競爭,不然它(大公司)的一小步,就是你的一大步,你一定要比它的一小步還要大更多,你才有辦法在市場上有一些東西被看見,我覺得這是我目前所擔心的地方。
創業家都怎麼學?
康:先前私下聊到,創業到現在也做了半年左右,你覺得到目前為止學到最多的是什麼呢?如果跟你一樣想創業的人,建議有那些功課是可以先學習或實作的?
鮪魚:多看文章、多看別人的產品是有用的,像我有訂閱「得到」裡頭「羅永浩的創業課」,它裡頭分享很多創業過程的重點,知道有那些路不要亂走、那些方向可依循,聽別的創業家的創業經驗談是很有幫助的。
但這也是我認為台灣創業家與中國創家差別的地方,中國的創業家比較多敢講真話,不管是難聽或不好的都會講,但台灣很多都會不說,然後看起來包裝的很好。
康:感覺一切都很美好嗎?(笑)
鮪魚:對,(台灣創業家) 感覺一切都沒問題,但卻看起包都差不多,會覺得和中國差異很多,中國都會要求分享要有「干貨」,不過敢不敢講可能也跟個性有關,台灣很多創業家可能不想透露太多公司裡面的事情吧。
創業後提升到更高的視野
康:剛才聊不少內容其實都在談「從陌生的熟悉」的學習過程,這當中那有些是你特別有印象的事?或是與那些合作單位讓你覺得這次的合作是過去所沒有,也學到很多的?
鮪魚:我想到一個就是,創業之後會「認識很多人」,因為當你是一個創業者的身份之後,你去找各種老師合作時,彼此之間是種「平等的合作關係」,但若你只是某間公司的員工,去敲這些老師的門時,會變成「上對下的關係」,他們會覺得你是他們的書迷,你是他們的粉絲,那個「上對下」會有一個主從關係,但身為創業者和他們合作,反而變成對等或是我比較高一點,我覺得這樣從他們身上所學到的,跟他們所講出來的東西是比較真實的。
因為在「上對下」的關係時,老師可能會認為我要有一個形象,我跟你說話可能是在教你一些東西,那個真實感反而會沒有。我覺得在「認識人並從對方身上學到什麼」這上面有很大的差異,他們也會把你當作一間公司的老板,或一個網站的總編,會這樣來看待你,而不是覺得你只是一個上班族,甚至只是一個路人來對待。
聊起來的話題、高度,及你可以跟他們聊的東西也不一樣。
康:可以這樣說嗎,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是因為高度都不同。
鮪魚:對,而且我覺得別人看你也有差,你這個身份(創業者)跟你只是一間網路公司或廣告公司裡的專員,這兩種身份很不一樣,但事實上我還是我,這還蠻奇妙的,這可以說就是「頭銜」在社會上的用處嗎?我覺得這是我創業後所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康:嗯嗯我懂,因為扮演的角色不同了,像過去從一個公司職員,你出去遞名片時,人們會看你是那間公司?那個品牌?職務內容是什麼?依此判斷他可以跟你談什麼,及推估你擁有什麼資源。但若你是公司老板時,遞名片時對方可能就直接將你視為可洽談的合作伙伴,可以直接談很多事情。
鮪魚:對丫,這個經驗是過去沒想過的。
創業就像進入了「精神時光屋」
康:那有遇過什麼樣的挫折嗎?例如開始做之後才發現這個坑好大,自己還跌下去了!?
鮪魚:有有!有幾個像是「做節目」這件事情比想像中難做,因為我們追求的東西跟其他人要的不太一樣,我們還蠻追求質感的,所以當人家看到我們的東西,然後聽到我們只有兩個人在做之後,會感到驚訝地說:「你們好像是兩個人在做,一般公司整個集團在做的事(苦笑)。」
因為我們又有網站內容、又有節目、又有電商、又有實體課程,然後才只有兩個人做這全部的東西,這其實很硬,會覺得說每一個都是不同的坑,電商就會有對電商這個領域知識要學習,像前一陣子就一直狂學投廣告的東西,辦課程又有辦課程的學習,其實我覺得創業就像進入了精神時光屋,你一下子就進步了…
康:對!你可能一年就要學會好幾年的東西,然後還要再加速。
鮪魚:對,而且超級多、超級多、超級多(重要要講三次),像我最近又自己跳出來做課程和節目,就發現做節目當主角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每個都是不同的經驗,像我才半年學到東西,比我過去所學還多,然後視野也更開拓。
因為我之前在做代理商時,都會以代理商的思維來看很多事情,有時候就會覺得:「客戶怎麼很多事情都不敢嘗試啊!」、「為什麼客戶要找口碑公司,把錢花在那邊,不把多花一點錢在創意本身執行上面?」、「為什麼不多花一點錢,才只拿了一百萬,卻把兩百萬投廣告上面?」但後來出來創業才發現行銷是一個很大的東西,我們在做的創意就只是其中的一環,可能只是最外層,它裡面還有品牌、口碑或是媒體啊,其實都是環環相扣,你跳出來才會看到這個面。
康:那這個面那麼大的時候,你到底要怎麼分配你的預算,這跟只是提案給客戶,讓對方決定Yes or No這樣,應該差異很大。
鮪魚:對,而且思考的點也差很多。
康:所以可能也會有一些過去沒想過,或是後來才原來還要顧慮這些問題。
鮪魚:對啊,以前會覺得說為什麼客戶不多花一點錢在製作上,讓我們可以做出更好的東西,它自然傳播率就會高,但實際上影響傳播率高不高的點太多了。就會覺得以前對廣告這件事的想法過於天真,這也是關於在行銷面上的學習點,因為我之前都是做相關產業的。
另外,也會變的說看很多東西時會開始用不同角度思考,像以前看很多國外案例都覺得只有國外才做的到,而且實際上在跳出來自己做時,感受到整個環境都是很嚴苛,就好像你想拍出好的科幻片,可能只有在好萊塢才做的到,其他國家像韓國也是追了好多年,現在才慢慢跟上。
創業就是每天都從新的坑裡爬出來
康:所以會發現環境、基礎建設、人材,這些都是創業要考慮的環節,「你想不想做」跟「能不能做」有時會有落差?
鮪魚:對,有時候你出身在那裡,就註定你可能有那些東西沒辦法做。
康:對,像股神-巴菲特也曾說過,如果他沒出身在美國的話,他今日的成就很可能會差很多,那些有利的環境和法規,先天就決定了你的起跳點。不過創業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去突破,不可能一開始讓你很容易自由選擇戰場。
鮪魚:對,應該說你一開始在看很多文章,會覺得說我不相信這些,我相信我可以有突破的點,但實際出來做才發現,這個突破的點真的高,但是還不於絕望啦(笑),只是會覺得說,干!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康:科科,我覺得創業家都有一個特質:可以非常正面的看待這些事情(苦笑)
鮪魚:對啦,你一定要每天都很正面看待這些事情,不然你每天看到的都是坑,你每天都要從新的坑裡要努力爬出來,我覺得有趣的是,就像《心態致勝》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固定性心態」和「成長型心態」,一定要是「成長型的心態」的人才比較有可能創業成功。
康:這個真的很有趣,不過想問你這樣的心態是天生的嗎?還是在這過程中慢慢培養出來的?
鮪魚:我覺得我比較是天生的,我遇到問題時,都會先想怎麼解決,這是自己的習慣。
康:那反過來問一個,你有那種每天或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你覺得有很深層的焦慮或恐懼嗎?不管是在工作或生活中。
鮪魚:有呢,我其實對自己的作品一直都不夠滿意,這其實是把雙面刃,當你開始看很多東西,而且我從大學開始就習慣看各種案例,就會發現自己做的東西一直追不上別人,有各種追趕,追不上同行的TOP,也追不上國外TOP的,這樣的焦慮都會一直存在。
我也是做了很多功課才出來創業,所以腦海中已經有一個很好的雛形在那邊,因此我們一開始才會去找郝廣才先生合作,不是一開始自己就跳出來做,我是從「得到」這樣的產品開始溝思,怎樣可以跟它一樣,但一做下去才發現我的資金也沒他們那麼多,而那些老師跟我們也無法跟的那麼深,因為他們是相信「羅胖」才會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他有那樣的號召力,我也沒那麼大,我給老師的東西也沒那麼多,不可能一年馬上給他們五百萬,但我還要專心做成這件事。
所以頭一洗下去才發現,好像沒辦法從我看到那麼美好的思維下去做,所以還是退回來,我現在的能力可以做什麼,所以也才會自己做節目(連結),但那對我來說的焦慮,還是會每天有,即使現在已經把這些東西做出來了,我還是會有種很大的「不足感」,每天都會看自己的作品,覺得怎麼點閱率那麼低、我會一直一直感受到不足夠,但你也可以說這其實是一種驅動力,但有時候會覺得壓力很大,因為我都知道有一個更好的東西走在你前面,或是在我心裡那個距離感,你越做會越覺得那真的很難追的上。
創業者要怎麼調適心態呢?
康:我知道很多人會因焦慮而睡不著,就像許多運動員一樣,他們會擔心表現不好,恐懼追不上對手,而且焦慮會一直存在,你是怎麼調適的呢?還是已經很習慣了跟這樣的焦慮狀態相處?
鮪魚:我算是習慣了,但我覺得很實際的一點就是,你要先接受這就是你自己,你知道別人那麼好。
應該說我最近的一個轉換是從,我寫了《競爭無用論?為何大師都要你避免競爭?》這篇文章,其實它說白了就是藍海策略,我去講課也常會引用這例子,關於:「創意的高低」這件事,創意實際上並沒有高低之分,你的創意跟我的創意就像文化一樣,並不能說台灣的文化和美國的文化那一個比較好,巴嗄囧和美國印地安人,或台灣的原住民與雲南的原住民那一個比較好,實際上並沒有好跟壞,或現在很流行說中國有狼性,而台灣只有草食性,所以中國就好棒棒!?
其實你不需要去做那樣的比較,我覺得我慢慢調整成可以這樣思考,我會想只有我能做的東西是什麼,我就把這塊東西做出來,就像解讀書、像知識類節目,羅胖那樣也很好,但「混沌大學」是另一種方式,「樊登讀讀會」它又是另一種方式,也都做的很好。我不用做出一個台灣版羅輯思維出來,不用去追趕那樣的東西,當然我實際上做節目或實體課程,仍會參考這些model。
怎樣面對選擇?
康:我想有model在可以參考,但不代表一定要跟它一樣。
鮪魚:對,我要做我自己的樣子出來,這樣才是路,因為我先前卡住一個點是,我在廣告公司做廣告時,一直很想得到坎城國際創意節的獎(被譽「廣告界的奧斯卡獎」),但我一直沒拿到,得過最近的就是國際獎的入圍,沒有得獎這件事,一直卡著我要不要出來創業,我其實想創業已經有蠻多的想法。
康:是覺得我應該要先拿到這個獎,才能去創業?
鮪魚:對,覺得拿到獎才能離職。
康:那後來呢?是認為那個獎不重要嗎?還是?
鮪魚:應該說機會點的誘惑,對我來說更重要,當然我心理還是會有遺憾在,我覺得那是沒辦法抹滅的,覺得好可惜啊,然後聽到最近又有朋友入圍,就會覺得干(笑),那樣的可惜還是在。只是現在知識行業出現的機會點,對我來說是我想要做的,更是我未來想把它當作職業目標及賺錢的方式,從這樣的方式來獲取收入也不錯,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新的轉換點。
就像之前有朋友跟我說:「你覺得找工作比較難?還是有現在這個機會比較難?」對我來說現在去找工作並沒有那麼難,就算我做了兩三年創業失敗,再回去找工作並沒有那麼難。
康:對,反而這個機會後面要再獲得,可能很難。
鮪魚:對,也許明年後年我如果才做節目的話,不知道大家還會不會想看這東西,覺得這東西有沒有趣?這個可能更難。對我來說這樣思考後發現不會吃虧,因為即使失敗了,用我現在做這些東西和經歴拿去找工作也有用,這些行銷操作還是數位行銷的東西,我還有我自己的思考點,也不會因此離開原來的業界而回不去。所以就覺得沒有太多損失,當然薪水還是有落差(笑),但還是可以cover的。
康:科科,我想還是機會點更為重要。
鮪魚:因為我如果繼續待在數位廣告圈,大概之後的路我都可以想像的到。
康:對,但若創業的話,整個看到的東西和學到的東西完全都不一樣,過程完全跳脫原來的想像。
鮪魚:對呀,而且有趣多了。我過去有一位跟我不錯的主管,有天他就很羨慕地跟我說:「我在你這個時間點,也曾經很想出來創業。」但他當時就是沒有,而且廣告產業的業態就是一年一年過很快,在年初把整年的預算和案子提出來,之後就一直做做做,然後不小心一年就這樣過去了,等他再發現時他已經買房子了,而且四十多歲了,根本沒辦法再任意地跳出來,所以他跟說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沒有跳出來會很可惜。
分享個人常用的好工具
康:最後我們來聊聊,從過去在廣告公司工作,一路到現在創業,有沒有自己常用的好工具呢?值得推薦給朋友們?
鮪魚:我最常用的工具是Evernote,而且是一位重度使用者,我所有的草稿,跟節目的所有事前規劃,我都會用Evernote做筆記。
康:所以你有買專業版的?
鮪魚:沒有(大笑),但其實我發現專業版的功能讓我覺得很弔詭的是,我找不到購買專業版的理由,我覺得我想支持它,但看完方案和內容,感覺有買和沒買沒什麼兩樣,它對我而言就是個文字儲存裝置,我連要買的理由都找不到。
康:那現有的免費版本可以滿足你那些點呢?例如你有在手機上使用它?
鮪魚:手機我反而沒有用,對我來說,它是用來解決「線上儲存文字」這件事,因為我的工作都是文案類型的,所以我需要大量線上儲存文字。若要在手機上做這些行為,反而會用手機(iPhone)本身內建的工具,它反而比Evernote還方便,主要是用來記錄簡短的 idea,像我們最近想做的音頻節目,也是在想到靈感時立即記下的,用來隨時記錄想法。
另外還會用一個我蠻喜歡使用的工具叫「Pocket」,我有用它chrome上的插件,隨時把沒有時間看,但需要收錄的文章給記錄下來,因為我覺得我比較不是「絕對記憶」的人,就是我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然後就能把那句話記住,但我是個「相對記憶」的人,我會知道這句話在那篇文章隱隱約約可能會有,所以我需要一個大量的資料庫可以搜尋,隨時記錄、隨時搜尋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才能夠馬上連結到什麼東西在那裡,有這個可解決,在那個看法馬上都可找出來用。
康:就像在建自己的知識資料庫一樣,可以馬上找到你要的東西。
鮪魚:對啊,就不用全部塞在你的大腦裡面,就像「第二大腦」的概念。
有什麼好課程或好書,值得推薦?
康:那最近有沒有上過什麼不錯的課程?
鮪魚:我覺得Zen大的「拆書為課工作坊」的課程蠻厲害的,當然對我來說它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以我的經驗大概也能夠想像的到,確實一本書的組成就是由核心的概念和一些例子,而這些例子可能是從別的資料或書籍來的,大概是這樣的概念,但他提供了一套方法論,跟提供了一個操作的模式,讓你可以模組化和操作化,我覺得對想從事知識產業的人,這課程蠻值得一上,它可以加速你在閱讀的過程。
像是昨天有一位大學生問我說,他一個月才讀完一本書怎麼辦?能不能加快閱讀速度? 當然我就問他兩個問題:「請問你把閱讀當休閒嗎?」、「還是像我們這樣把它工具用?」若當休閒的的話,一本書讀半年也沒關係,反正它就是你的休閒娛樂,你不需要去加速它,但若當工具的話,你就要學習那些閱讀方法,例如「帶著問題去看」,這就是目的要先確定。
Zen大的這門課就是在如果你是想從事知識產業,要把書當工具,要知道怎麼運用它的話,這堂課就值得你上。
康:不錯喔,那最近有讀過什麼書,有值得推的嗎?
鮪魚:有喔,像最近讀過的《心態致勝》,我覺得書名雖然沒有取的很好,內容也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或是有能讓你感到surprise的觀點,但它給了你這樣的一種說法,讓你可以確定自己的方向,你也可以說給別人聽來解釋自己的行為,或解釋他人的行為,它讓你生活比較有方向和準則。就像看到打雷,你就知道接著會出現一道「雷聲」,讓你可以解讀打雷這件事,當你下次看到打雷時候,你才不會覺得很迷惘或很驚嚇。
康:可以說是把一個未知的東西或概念「名詞化」,這樣子嗎?
鮪魚:對啊,就跟「情緒勒索」一樣,有些時候發生一些事,你可以說你是在情緒勒索我,就可以讓大家快速了解和知道這件事的感受,而讓對方停止。就像「成長型心態」和「固定型心態」,對有些人而言可能某些事是成長型,有些是固定型心態。
另外還有一本書叫《創新的用途理論: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它講的是「用途理論」這件事,書中提到人們會買一個東西並不是真的很喜歡它。
書中舉了一間奶昔店的案例,它們想提升銷售量,一開始想說是不是做大杯一點、再換個口味,或是降價,但這些成效都有限,後來仔細做研究才發現早上買奶昔的人和下午買奶昔的人是不一樣的用途,早上可能就是上班前開長途車(在美國)時,人們需要有一個東西一邊喝,一邊讓自己比較有精神,所以它的對手可能是口香糖,也可能是其他早餐店賣的東西,但因為奶昔很方便,拿了就喝、喝了就可以放下來,又有飽足感,所以它某部份代替了早餐,是這樣的一個用途。
而下午的用途,由於是在下班下課的時間,父母接送小孩時,會買來給小孩喝,讓他們不會在旁邊吵,它下午的用途反而變成這樣,所以就算同一個人來買,在不同時間來買時,用途完全卻不同,所以店家在早上賣奶昔時,應該要讓杯子更好攜帶,而下午賣的時候,則要讓杯子更花俏,或是送玩具什麼的,因為是買給小孩的。
康:所以情境決定論,消費者在怎樣的情境下使用,或消費你的產品,目的可能都不同…
鮪魚:對,它講的就是要思考,消費者是把這產品「用來解決什麼問題」,早上是想讓自己更有精神,下午則是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根據不同問題,你就要推出不同的方案,這就讓我聯想到,上次在投放實體課程的fb廣告時,我就把行銷、社群行銷相關的人和粉絲團都先列出來,因為知道「用途理論」之後,我開始去想「會來上這個課,還需要解決什麼任務?」我們很快就找到一些人想要解決「轉職」問題,他們因為完全不懂社群行銷,但又想進入這樣的行業,對這樣的一群人,我們就投一支廣告告訴他們可以來學,來參加這個活動、認識老師,並且對這產業能有初步的了解,這樣子就打了一個新的族群出來。
之後又去想說還有誰會上這課程,想解決什麼任務,後來想到「人資圈」,他們需要很多新的課程,安排給公司成員上課,最後廣告也打了這批人,後來都很有成效,因為實際來報名的人有不少這領域的人,另外還有打了「中小企業主」,提醒他們知道自己別只忙於開店,他們還需要做好粉絲團及行銷,與其自己摸石頭過河,一直做卻成效不好,不如來學。
簡單說就是同一堂課,依據不同用途來切出不同的廣告受眾,我覺得這樣的成效很好,而且當同行也在打相似的受眾名單時,大家其實看廣告都看到痲痹了,而且很多人早就上過類似的課程了,為何要來上你的課?但若我打的是不同用途的人,他們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課程,例如做銀行業的,看到教社群行銷的課程,覺得對這課有興趣,也許想轉職就想來上看看。
這本書雖然本來是在講創業的事,但我發現它也可以應用在行銷上。
探索更多來自 學習長 阿康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